如需转载本站内容,请阅读版权声明,并注明文章出处: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官网。作者请署名: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宣传信息处。
专家谈互联网+医疗:真正落地还有多远
文章来源: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科
日期:2016-04-11
作者: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科

  “互联网+医疗”,这个话题自移动医疗的风口来临后,总是被提起,也往往成为各大论坛、会议、活动讨论的“热门话题”。

  诚然,互联网+有助于分级诊疗中各级医院的协做,有助于推动双向转诊,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与质量,医疗资源运行效率,促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通过信息共享,有望实现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合理分工,共同承担医疗重任。

  但,互联网+医疗,真正落地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仍需上下求索。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认为,“互联网+”可以倒逼增量数据的共享,但需各方互认检查结果。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副院长黄飞华认为,互联网医院的发展,仍需法律、政策层面更完善的保障,推进医、药、配送等环节的闭合。广东省网络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田军章,力挺互联网+对医疗资源的整合功力,实现从诊所到医院的闭合。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科主任陈金雄认为,“互联网+医疗”,信息共享需要“尊重”,尊重医生的知识产权,尊重患者的隐私。香港艾力彼管理学院院长刘平认为,“互联网+”不可能取代医院,而是把医疗服务去中心化和扁平化,使患者和医生能够快速交互。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同样赞同“互联网+”不会让医院重新洗牌,在巨大的制度成本面前,有效可行的路径是在现有实际中实践,逐渐实现医疗模式的变化。

  “互联网+”倒逼改革

  国家卫计委李斌主任提出借助互联网+推动医疗改革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在医改中可以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倒逼“单位人”的改革,促进信息互补;如何推动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中;如何借助“互联网+”促进各级医院、医疗机构的资源整合。这些探索正在进行。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

  我认为互联网这一匹狼悄悄进入了我们医疗机构,无论是支付系统还是药品流通。去年也许是互联网在医疗领域汹涌澎湃的一年。但是是不是硕果累累呢?大家已经提出一个质疑。

  “互联网+”可以帮我们实施很多政策,互联网技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卫计委主任李斌提出一个“倒逼”,倒逼什么?倒逼“单位人”改革,倒逼行政的技术准入的障碍,还有支付制度的改革。

  倒逼的另外一个关键点是信息的互补,倒逼增量数据的共享。比如说医改提出第三方影像中心,假如第三方影像存在的话,关键是结果互认,结果互认更多是一种行政和法律的概念,现在是三甲医院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为什么只有三甲医院的结果才能互认呢?假如说,我们行政允许第三方检查检验中心的出现,而且通过质量认证监管,严格的用度手段来进行,有什么理由你不承认我的结果。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副院长黄飞华:

  互联网对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利用互联网技术,第一是可以分诊,还可转诊。第二,有些问题在线上直接解决掉。可以依靠互联网定期开展培训、宣教,提高了乡村的医疗技术水平,对于把患者留在当地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能够方便患者,资源共享,效率更高,质量更高,更方便解决一些在分级诊疗过程中百姓关心的问题。

  我们在筹办互联网医院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确实不那么容易解决。

  第一个问题是法律法规上的问题,比如说电子处方认证认不认可?不是说可以,也不是说不可能。但是,理论上要签名,真的放开的话确实会碰到一些问题。这个问题也不是医院能解决的,可能要靠我们大家全社会共同去推。

  第二个问题就是政策层面,怎么支付?自费还好办,医保怎么办?如果一个互联网医院没有办法支付是不成为互联网医院的。我网上看病线下去配药,这个链没有形成闭环。医保能不能绑定?这个就会推动互联网医院发展,也可以推动医改和双向转诊的进程。

  第三个方面的问题就是药物配送。药物配送,谁审单?谁配送,还有这么多医生参加,还有县、乡、镇等各个层级参与,机制问题是非常难以短期解决的。这些机制我们也积极探索中,确实非常难。我相信如果我们的设想最后能够成功,那确实做出非常大的探索性的贡献,也能够很好推进整个医改,以及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

  广东省网络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田军章:

  网络医院发展到今天正好是一年半的时间,到现在也经历了很多事情。我们认为互联网医疗是什么样的状态?和我们做互联网公司有差异。我认为互联网医院是渠道互联网+资源。为什么我们有很多互联网企业要做线下,找医院做加盟。我们认为互联网医疗的资源必须有医院加盟。到目前为止,核心资源就是好医生,但好医生是属于公立医院,而且医院的医生特别是大医生是非常忙的,医生每天看门诊,一天最少70多个,多的100多个,还有手术和其他事情,还要科研,他没有时间在网上给你做这个事情,确实没有。

  这样的话,互联网医疗没有好医生没有办法发展下去。我们就想把医院聚合起来,医院专门成立部门来做这个事情,每个医院提供一些医生出来,然后后台做支撑配合。没有医院方的资源整合,很难做到从诊所到医院的闭环。配送,就是靠药店,药店资源整合了,就可以配送。

  还有一个资源是村医,是非常必须的资源。农村人口占了中国人口的一大部分,面向农村的医疗靠谁?只有靠我们的广大村医。如果把我们的平台提供给村医,村医的水平也会提高,而且也可以通过村医把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出去。把平台整合起来,这才有可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互联网+”落地要多久

  互联网+的推动力,真正见功效要多久?尽管,互联网+医疗,在探索的过程中,路径有多种,模式不唯一,产业的发展也如火如荼。但在落地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正面和解决。如何界定与保护信息共享中的信息知识产权、患者隐私权,如何寻求一种脚踏实地、又前瞻的路径,这些都在探索。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科主任陈金雄:

  病人隐私问题非常重要。客观来讲,搞信息化,就要保证信息安全问题。但安全性和方便性一定是有矛盾的,这个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在尽可能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去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去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有几块信息共享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病历的问题,病历涉及到医生知识产权或者是医院知识产权。这一块内容,特别是一些新的诊疗手段,医生肯定不愿意把病历拿出来,因为这个涉及到一个知识产权的问题,肯定要保护它。第二,肯定是病人隐私的问题;第三当然还涉及到其他的一些问题。

  怎么办呢?我认为还是尊重的问题。这个权利给谁?权利给谁最关键?一部分是医生,要保护医生的知识产权。最好能有一个法律的框架来解决这个问题。属于病人的信息要给病人,由病人委托谁来保管,在信息系统设计的时候要有知情和确认的环节。如果信息一点都不共享,那大数据就是空话,病历共享、双向转诊都是空话。当然病人把信息委托第三方机构的时候,就必须要保证他们的隐私,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做科学研究怎么办?可以把病人隐私的内容、个人的信息等一些和研究无关的内容隐藏掉,不会影响做研究。这里面一定要职责、权限和相应的流程搞清楚。

  香港艾力彼管理学院院长刘平:

  互联网院内互联,现在就是互联网+医疗,医疗+互联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了,覆盖了整个诊疗环境。临床数据之间的传输、交换、整合保证了医疗服务的连贯性和透明度。医院转型的需求,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端和大数据,将对高品质诊疗、个性化、智能化医疗服务发挥关键作用。

  实体医院的院际互联,通过院际互联有效推动分级诊疗,保证不同层级医院之间的合理配置资源。医院间互联要求信息的同质性,这个是很重要的。

  互联网+医院:互联网+不可能取代医院,而是把医疗服务去中心化和扁平化,使患者和医生能够快速交互。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基础:用户对移动医疗健康领域的需求,20年以后有8万亿的市场,这里面的保健养生、健康监测多一点。中国医疗行业的前景非常大,2012年到2015年增长了50亿,2017年可以达到80亿,2018年可以达到95亿,然后这个数量一直都在涨。

  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总体状况:除跨疾病领域的医疗APP以外,2015年单一疾病领域垂直类APP成为最热门的是糖尿病管理、医学美容、母婴生育、口腔和中医等。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主要模式,用户基数大,商业化程度较高的母婴妇儿互联网医疗项目为例,现阶段一共有几一种渠道。电商包括有保险公司,B端合作,硬件、线下诊断、社区电商。电商从2013年早今年是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中国的电商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所以电商是将来的一块市场。

  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主要模式:一个是互联网+医疗,一个是医疗+互联网。互联网医疗O2O平台是2015年出现的全新混合业务模式。从将来的前景是非常好。纵观国内的BAT在医疗市场布局,第一是线上,线上看病,提供医疗资讯,养生资讯等。第二的是线下到线上,线下网络问诊、挂号、付费。第三阶段是线下到线上,预约光挂号、线下服务等等。最终实行互联网闭环。

  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

  互联网不能让医院重新洗牌:互联网优化效率、改善体验还是在原有的医疗体系下,是一种迭代,一种升级,而重新洗牌并非如此,重新洗牌是借助互联网,或者是某一项先进的革命性的技术,让医疗模式在短期快速的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我认为这种机会中国不存在,为什么?巨大的制度成本,已经把技术的红利、资本的红利、市场的红利吃掉了。我们看到移动医疗很好,可以手机支付。收发红包就是一种支付,但是在医疗行业,现在哪怕移动支付一个挂号费都实现不了,为什么?不跟医保挂钩。所以这种巨大的成本是我们今天共同面对的。我很希望能够洗牌,可是在巨大的制度成本面前,我们需要找到更可行的方式,用一种符合我们现有的体制,在制度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先做推动,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医疗模式的变化,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