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转载本站内容,请阅读版权声明,并注明文章出处: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官网。作者请署名: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宣传信息处。
蝉变之路——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抓改革促发展的八年巨变
文章来源: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科
日期:2016-08-30
作者: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科

  2016年8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聊城市精神卫生中心)成立60周年。回首往昔,该院党委书记、院长武建胤感慨万千,自2008年8月,院长武建胤到任,新一届院领导班子成立,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成功晋升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谈起八年发展路,武建胤感慨的说,医院和职工都经历了一次“蝉变”。蝉的蜕变,正因为有几年的隐忍,积蓄力量,才有了生命的飞翔和高歌。

  作为工商管理和心理学双博士,武建胤到底是怎样的一位管理者?对于医院发展有着怎样的规划?医院又经历了怎样的蝉变?

1.jpg

  一年一个“发展主题”,三年三个“发展规划”

  翻开武建胤的履历,27年的医院管理生涯,也奠定了他与医院的不解之缘。从聊城市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的科员、宣传干事、院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院长助理、院务部主任、纪委书记,一步一个脚印,深谙医院管理之道的他,2008年8月接手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正式成为该院的当家人。上任之初,医院着面临人才断档、资金短缺、设备陈旧等现象,武建胤在经过一番深入调研后,确定出一系列改革措施。

  医院制定了“科技兴院,人才强院,质量建院,特色办院,经营理院,文化塑院”的六大发展战略;确立“强化素质,规范提高,质量效益,文化提升,优质高效,科技跨越、强基创优、精益管理、全面突破”的一年一个主题的三个“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东融技术,西借市场,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疑难精神疾病治疗中心”的医院战略定位;实施“大力发展心理、精神卫生事业,增强医院综合实力”的具体部署,奏响了改革进行曲。

  每一份规划都叫“规划”,但并不是每一个规划都能落地。四院人做到了。这意味着八年来,武建胤带领团队根据规划的内容,从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医疗资源配置、医疗费用控制、学科建设与临床科研、临床教学、人才队伍建设、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精神文明与行风建设、运营保障体系、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贯彻执行,一步步落实到位。

  医院发展有了目标,全院员工就有了工作的动力和方向,新大楼启用了,业务收入翻了几番;建立起两处分院,王随莲副省长两次来院调研,对总院的老年医养、物理治疗及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亲自到莘县分院,对分院精防工作重心下移的“聊城模式”典型,给予很高的评价,《健康报》、《大众日报》做了专题报道。医院购置了新设备,员工们不仅有价值了也更有尊严了……2016年3月16日,山东省卫生计生委正式下文,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聊城市精神卫生中心)成功晋升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给这家医院的建院60周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5年12月17日,这个三甲现场评审通过的日子,是四院人‘美好人生的开始’”,院长武建胤一直这样教导大家。今后,如何让老百姓享受三级甲等医院的优质服务,增强获得感,是医院的责任和使命。

  让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医院

  武建胤上任之后,先后拿下了工商管理、心理学双博士学位,并对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造诣。作为鲁西北地区唯一一家以防治精神病为特色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承担着全市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心理、精神卫生的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保健等任务。“要身体健康,更要心理健康”是武建胤对聊城600多万父老乡亲的期许。

  2009年5月16日,聊城市心理医院成立;2015年1月,聊城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落户四院。院长武建胤为中心确定了“让生命更精彩、家庭更幸福、社会更和谐”的神圣使命,对住院患者施行院前院中院后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为社会上心理亚健康人群提供优质服务,另一方面为住院精神患者的早日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走进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这一行晶亮的绿色大字镶嵌在富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文化墙上,特别醒目。

  “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儒道佛的核心理念深入人心,和我们的社会习俗息息相关。我们在应用各心理学流派理论的同时,也从自己的古老文化里汲取营养,对于提升我们自己及更好的帮助他人,都有促进作用。”武建胤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富含东方神韵的小桥流水、文化长廊、剪纸贴、意向壁画……清新静雅的中式风是一种意境,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体现的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作为院长,武建胤带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四德工程建设相结合,构建起以“德”为核心“仁者爱人”的服务文化、“厚德至善”的道德文化、“和谐利他”的关系文化、“行善尽孝”的家文化,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个性,并在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专题会上,院长武建胤进行了典型发言。他开办心理咨询师培训班,鼓励员工参加学习,糅合中西方的理论,对员工的个人成长及对病患的服务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JPG

  塑造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医院文化

  人才能否留住,患者是否满意,是衡量医院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这一切都与医院文化有关。武建胤到任后,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院徽、院歌、院训等,并亲自作词,谱写了四院的院歌《神圣的使命》。“替政府分忧,为社会奉献”的办院宗旨大气恢宏,彰显了一代四院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胸怀;“厚德至善,博学求精”的院训是四院人砥砺前行、拼搏进取的精神动力……如今这一系列医院文化深入人心,对医院每个员工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走进四院,新大楼厚德楼前的景观石、路左右两旁的两颗白杨树构成了一副美妙的风景,很让人惊艳。据说这两棵树是建院时栽植的,如今已近两人合抱了,六十年的风吹雨打依然挺立,见证了四院的发展变迁。所有的建筑群都有一个富含传统文化元素的称谓:明德楼、厚德楼、仁德楼、慈德楼、善德楼、弘德楼;院内的凉亭也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修心廊、怡心亭,养心园里镌刻着“仁义孝悌”图幅;景观音箱播放着古典音乐;楼梯、走廊及病房内的每一面墙壁,张贴着古今文人、名人的励志图文及二十四孝图;四院在标准化建设进程中,重塑了医院品牌形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相融合,成为医院文化的一道独特景观。

3.JPG

  公益的足迹覆盖聊城的大街小巷

  熟悉武建胤的人,应该都听他讲过一个故事。一次下乡调研,在一户人家,年迈的老妈妈就着盐粒吃窝头,为省下钱来给患有精神病的儿子看病。在场的所有人都留下了眼泪,那时候武建胤就暗下决心: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无需等到盆钵满仓,绝不能让一位病人因为没钱而走出医院。

  近几年四院开展多种爱心惠民活动,累计投入资金460余万元,惠及400余名贫困精神疾病患者;成立爱心基金会,工作人员捐款捐物给予重症贫困精神病患者各种形式的帮扶。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各种爱心公益讲座,孕妇、学子、老人、孤儿、残疾、智障、罪犯,学校、孤儿院、敬老院、企事业、机关、法院,受益人群数不胜数。下乡培训、宣讲精神病防治知识,发放抗精神病药物,脚步走遍聊城各县市的大街小巷;精神病患肇事肇祸不时发生,让人防不胜防,四院和救助站、派出所对接,对患有精神疾患的三无病人无条件的收治,对维护周边的社会秩序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那一叠叠资料,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数字,是“大爱四院”无言的注脚。

  “没有蝉变,哪有生命的振颤?/没有蝉变,哪有生命的飞翔和歌唱?/没有蝉变,哪有未来生命的希望?……”这是医院成功晋升三甲后,武建胤写的一首诗《蝉变》,作为院长的他,也有着诗人的情怀。“社会需要正能量,院长要有社会责任感,医院要承担社会责任,积聚正面的磁场,才能走的更远”,武建胤说道。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