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转载本站内容,请阅读版权声明,并注明文章出处: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官网。作者请署名: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宣传信息处。
内源性抑郁症你了解多少
日期:2020-07-28

  抑郁症大家都知道,它的分类也有很多种,每一种抑郁症的诱发因素、表现形式、治疗方式也都是千差万变、各不相同的。今天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内源性抑郁症,或许你从未听过,放心看过这篇文章你肯定对内源性抑郁症有一定的了解。

  内源性抑郁症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和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异常有关,可参见有关内容。这些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因人而异,所幸多数情况下并不妨碍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和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临床表现

  内源性抑郁症根据其病程特点可分为双相障碍和单相障碍。双相障碍具有躁狂和抑郁两种发作期。躁狂发作期患者表现情感高涨、轻松、愉快、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往往过高评价自己的才能、地位,自命不凡,可出现夸大观念。单相抑郁是指病史中只有抑郁发作期,没有任何躁狂和躁狂发作史。临床中见到的内源性抑郁症绝大部分属于此类,故下面主要介绍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1、情绪症状。主要特点为情绪低落,可从轻度的心情不佳到忧伤、压抑、苦闷,甚至悲观、绝望。患者常感到心情沉重,失去对生活和工作的热忱和乐趣,对前途悲观失望,找不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觉得"活着不如死了好",并伴有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以消极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思维改变。思维明显迟钝,感到思考问题困难,常诉"脑子变笨了","不会想问题了"。说话声低微、缓慢,语量少,对过去和将来存有歪曲的认知,过分贬低自己,总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随着症状加重,有的会在自责、内疚观念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自罪妄想,认为自己罪孽深重,将受到惩罚。也可有贫穷、疑病和虚无妄想。

  3、行为改变。活动减少,主观感到精力不足,疲乏无力,日常活动虽然继续进行,但机械被动。生活中的他们多远离热闹场景,喜欢安静独处。严重者可不语不动,拒绝进食,无法完成日常生活。

  4、躯体症状。多数患者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不良、体重减轻、口干、便秘、性欲减退及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感,如心慌、胸闷、憋气、恶心等。

  诊断

  患者心境低落,与所处的境遇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状态,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及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心境低落持续至少2周,在此期间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四项:

  1、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2、精力明显减退,持续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内疚感。

  5、联想困难,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想死,自杀行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不振或体重减轻。

  9、性欲减退。

  看过文章之后,大家对于内源性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我想都有了一些了解吧,那就对照一下自己有没有以上这些表现吧,如果没有那就恭喜你了,不过你又增加了一项新知识哦。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