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英年早逝的人属于“过劳死”
25岁的IT行业员工加班猝死、37岁的大学讲师倒在讲台上、一名货车司机连续开车两天两夜猝死……这些猝然发生的悲剧,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在生活中多加留意,这样的过劳死,其实都可以预防。
“恶性肿瘤等疾病,人们可以采取的预防手段是有限的,但是过劳死,只要积极干预,别让疲劳在你体内堆积,这样的悲剧都不会发生,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昨天,浙江医院院长严静教授,在浙江医院用一场“警惕过劳死”的科普讲座,拉开了浙江医院迎接“九九重阳节”的系列科普活动,本周还有十场科普讲座。
九成“过劳死”的人正当壮年
“为什么要把过劳死作为系列讲座的首个主题呢?因为现在,这样的悲剧已越来越常见。”严静院长列举了国内一系列的调查统计数据,希望引起大家重视,别让过于疲劳成为摧毁健康的“定时炸弹”。
据今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这相当于,每天超过1600人因过于劳累引发疾病,离开这个世界。在30岁至50岁英年早逝的人群中,95.7%死于因过度疲劳引起的致命性疾病。
另据一项长达10年的健康状况追踪调查显示:北京市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8.52岁降至53.34岁,比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北京市平均寿命75.73岁低22.39岁。
在深圳,伴随着特区的快速发展,当初的创业精英已有近3000人逝去,其逝世平均年龄为51.2岁。
“过劳死,是指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从而出现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猝然死亡。大多数过劳死的人群中,在去世前一周都曾经有过度劳累的情况。所以,过劳死,并不是大家理解的那样猝不及防,在日常生活中,都曾有蛛丝马迹。”严院长说。
为什么,过度疲劳会导致死亡这样严重的后果?严院长做了个比喻:人体就像一个弹簧,劳累就是外力。当劳累超过极限或持续时间过长时,身体这个弹簧就会发生永久变形 ,免疫力大大下降, 导致老化、衰竭,甚至死亡。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