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中医学主要是通过高等教育传承的,所以未来中医药学的生存和发展前途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中医教育是传承中医的最主要环节,而当前诸多因素影响着高等中医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甚至出现部分学生说理不通、动手不行、处理病房工作及危急重症能力差等现象。
1.生源参差不齐
据调查,就读于中医院校的学生有一部分是其他志愿落选后调剂招收的。他们并不喜欢此专业,只是因为没考上理想的专业,又不想复读,被动调剂过来而已。因此,进入本专业时,他们就没有学习中医的兴趣和动力。
2. 师资能力不强
目前,一些讲授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基础的青年教师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本科毕业后拿到硕士或博士学位就被安置在现行的岗位,没有从事过真正的中医临床工作。由于缺乏扎实的临床基础,青年教师讲起课来常常照本宣科,无法用实例证实中药或方剂的有效性,学生也体会不到中医“效如桴鼓”的奇妙之处。
3.招生无序扩大
现在中医院校出现了招生无序扩大的问题,也就是“宽口径”招生。现在地方财政一般是按高校在校生人数多少确定拨款费用额度,学生越多,投入越大。投入机制使扩招给高校带来了实惠,所以高校对扩招有着积极性。
医学院校有自己的教育需求,应该根据这个来确定招生规模。如果招生规模超过市场需求,市场消化不了这么多毕业生,用人单位必然提高标准;医院通过计划渠道按部就班接收人才,只能依靠不断提高门槛来选择人员进入,其无意中对人才高消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教学资源不足
很多学校在校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教学资源却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比如上解剖课或做动物实验由动手变成围观、小班教学变大班教学、中午或晚上加班加点滚动上课等。如此虽然效率提高了,但效益和效能却下降了,这些做法越来越背离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规律。
5.课程设置偏颇
现行的课程设置导致学习中医知识时间不够。在前期基础教学中,真正意义上的中医理论和临床课程比例太低,大概还不到50%,而外语、政治理论、西医知识、计算机、统计学等课程,以及骨子里是西医模式的所谓中医临床实习和动物实验却占了一大半,对中医经典著作课程的安排明显不合理。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医学而言,经典理论对于中医学习至关重要,但由于对整个中医学课程的压缩,中医经典学时在不断减少。
在语言学习上,外语要求较高,往往要与学位挂钩;而医古文要求却不高,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了。因此,许多学生基本不看或看不懂中医古籍,对中医古代原著及医案的内容不了解,而且缺乏兴趣。
6.临床实践不实
因医疗和科研等工作任务繁重,一些临床医生常常无暇顾及教学;同时,扩招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与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增加相对滞后等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一个老师往往要带教五六个或十几个学生见习或实习,教师疲于应付日益增多的临床带教任务。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于带教工作所得报酬微薄,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这种付出与收入的不平衡,使得在医院实际工作中各临床科室重临床和科研、轻教学的情况比比皆是。还有少数临床科室的主任和教师视教学为一种负担,带教积极性不高。
而学生在实习中大多时间忙于写病历、应付各种琐碎事务,加之目前令人尴尬的医疗环境,致使学生临床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尤其动手操作的机会更少。随着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普遍较以前增强,因此带教老师不能、也不敢把动手的机会让给学生,遇到患者,学生只是跟着看一下,实习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大为减少。
呼吁:按照需求招生
院校培养学生的规模真正和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很少,教育主管部门不知道一个培养周期后社会究竟需要多少医生,而卫生主管部门对此虽然有所了解,但一般不与教育部门沟通。这种形式就好比“双盲”试验,供方和需方——教育主管部门与卫生主管部门、高校与医院之间不对接,培养方和用人方的心里都没数,这一现象已严重影响医学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医学教育不能走大众化之路,医生医人,人命关天,不应该如此粗放式培养,应根据市场走向确定招生人数。
其实,搞清楚社会需求并不难,只要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密切互动,卫生部门提供大概需要培养的人才规模和信息,比如哪些是紧缺人才,哪些是过剩人才,教育部门来进行教学资源的分配即可。只有实现人才的“订单式”培养,从控制招生数量做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诸多问题。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