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转载本站内容,请阅读版权声明,并注明文章出处: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官网。作者请署名: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宣传信息处。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抑郁症,心病未必心药医
文章来源: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日期:2013-11-07
作者: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宣传中心

  “失去大部分记忆、思考、交流和行为能力,没有方向感,无法组织语言文字,大脑仿佛被绑架,甚至连点餐和发邮件都难以顺利完成”,写下这段冷静痛楚遗言的女孩,年初离开了这个世界。对中国2600万抑郁症患者来说,这是一段真实而残酷的症状描述。将人击垮的不是压力,而是承受压力的方式。很少有一种如此常见的疾病,在医学昌明的今天,仍存在广泛的误解并需要承受社会的压力。研究显示,作为精神科常见的疾病,“心灵感冒”的康复率其实相当之高。坚持而科学地治疗,人们有能力走出心灵的黑暗。

  “心灵感冒”就诊率不足两成

  那些因为饱受抑郁症困扰而选择离去的人,似乎总走得很突然,因为他们通常从未在亲友同事面前提及过自己的病情,即便提及,也颇为克制与内敛。在亲友的眼中,他们显得温和而努力,少有人能从他们的言行中体验到异常与内心的痛苦。

  北京安定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国约有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在安定医院门诊量与住院数量中,有一半的病人均为情感类疾病,也就是患有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但安定医院相信,至少有80%至90%的抑郁症患者因为对疾病的认识不够未曾就诊,在就诊的10%至20%患者中,又有80%至90%的抑郁症患者是首次就诊于综合医院。

  多年来的医学共识显示,抑郁症不是精神病,只是一种精神障碍,并且只是大脑的功能性失调,并非器质性病变。尽管现在的医学认知,尚无法像了解感冒一样了解“精神感冒”,但有研究成果显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都与神经递质有关,两者却又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病。精神分裂症被猜测是大脑中神经递质多巴胺失衡,抑郁症则被猜测是神经递质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失衡。通俗地说,抑郁症永远不可能变成精神分裂。对重度抑郁症患者来说,会显示假性幻听等精神症状,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前后也可能出现抑郁症状,但两者从机理上完全不同。

  抑郁症已成我国负担第二大疾病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临床研究,成年女性患抑郁障碍的比例远高于男性,其比例约为2比1。

  据专家分析,性别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性激素的影响、男女心理社会应激反应不同有关。另外,妇女分娩后由于内分泌的影响也容易引起抑郁障碍。此外,抑郁障碍的发生与遗传素质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亲属同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关于其遗传方式,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此外,人格特征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都可以作为导致抑郁障碍的直接因素。

  当今社会,被抑郁症折磨的人群包括了青少年、中年人以及老年人各个年龄阶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

  专家:“自评量表”不能代替诊断

  记者注意到,目前网上流行很多种心理测试,其中就有专门针对抑郁症的“自评量表”。几十道题目,涉及情绪、生活习惯、饮食等多方面,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分数,最终得出结果。不少网友检测结果提示轻度或中度抑郁,导致测试者十分紧张。

  对于这样的“自我测评”,回龙观医院抑郁症病房主任陈林则提醒市民, 精神疾病的诊断需要依靠病史信息、临床表现、精神检查、辅助检查等几方面内容,缺一不可。心理测试也称为心理测量,只是精神科辅助检查的手段之一,是用来量化心理行为的测量工具,但不是诊断工具。网上的 “抑郁自评量表”是测试人们抑郁情绪的一种常用量表,只测试最近一个星期内情绪变化的情况。而临床上诊断抑郁症需要达到症状标准、病程标准(症状持续时间达到2周或以上)、严重程度标准和排除标准。而人们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情绪变化和失眠是一种正常反应,不是抑郁症。

  一个大学生的自述:

  查出抑郁症 高兴得几乎跳起来

  小东(化名)曾经是一名大学生抑郁症患者。在介绍他的时候,回龙观医院的专家是这样说的:大学生群体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小东的案例很具代表性。虽然早已经摆脱了抑郁症的困扰,但谈及那段伴随了他很多年的“噩梦般”的日子,小东至今仍是刻骨铭心。“从某天起,我生命的天空里就一直布满阴云,挥散不去……我的心烦了,脑袋乱了,视线模糊了,睡眠也被剥夺了,‘它’拽着我走上了一条阴暗之路,我在这条路上受尽折磨……”这是小东在康复后写下的一段自述。

  当被问及得了抑郁症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时,小东这样向记者描述:白天我像行尸走肉,到了夜晚,大脑反而清醒过来了,想的都是那些毫无意义的琐事,自己也控制不住。就这么愁苦一夜哀叹一宿,到快要天亮的时候,勉强睡一两个小时,又被起床铃声给催醒,昼夜就这么被颠倒……“会想这样活着不如死。就连听到电话铃声都会浑身发抖。”对于那段痛苦的日子,小东的形容是“颠倒”“扭曲”。随着生物钟的紊乱,性情也在这种颠倒的日子里一天天扭曲,最后他甚至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清醒还是在梦里。

  很偶然的一次机会,他看到一篇关于崔永元的报道,小东敏感地发现自己和小崔的症状出奇地相似,于是他找了相关的书看,然后去看门诊。“我记得那时候是在六院,我见到了回龙观医院在那坐诊的邸大夫,她明确地告诉我:小伙子,你患上抑郁症了。有很多人在得知自己患病之后都会不开心,而我当时却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因为我突然觉得重获新生指日可待!”对小东来说,这么多年的痛苦,他至少找到“病根儿”了。

  “还记得那一天,突然发现罩在我和外界之间的那层纱网不再存在,我甚至可以看清楚小鸟是如何在蓝天下翱翔的。那一刻让我感动得流泪。”

  产后抑郁妈妈:

  不敢抱孩子在阳台晒太阳

  初为人母的小方(化名)最近一个月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不仅如此,小芳的行为也有些反常,特别怕抱自己的孩子,尤其是不敢把孩子抱到阳台或窗口处。家人也感觉有些奇怪。“我控制不住自己,只要一抱起她就想把她扔掉!”因为被这样的痛苦折磨,她不敢抱孩子,更不敢把孩子往阳台或窗台边抱,生怕自己会把孩子扔到楼下去。每天都要自己跟自己“斗争”,“挣扎得感觉快要疯了!”被这样情绪折磨的她最终选择了自己到医院精神科就诊。

  “我几乎每天都要长时间哭,没有什么原因,就是控制不住。我也不愿意看到孩子,不想去喂奶、换尿片。我老是觉得自己的奶水不好,孩子喝了也不好。每天不管睡多少个小时,醒了还是累得要命。”当面对医生敞开心扉描述病情时,小方开始变得喋喋不休,由于长时间睡眠不好加上情绪低落,小方的面容看起来比一般产妇都要憔悴得多。

  陈林告诉记者,小方的这种表现叫强迫意向,是强迫症状的一种。她很担心自己哪一天会控制不住内心的这种扔孩子的冲动感,但其实这种冲动感通常是不会转化为事实的。有研究发现,60%的产后抑郁症患者会出现伤害婴儿内容的强迫观念,这种强迫观念同其他强迫观念一样,产妇不能自控,并对自己的症状感到耻辱与罪。

  据陈林介绍,产后抑郁症是发生于产后这一特殊时段的抑郁症,但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产后抑郁症患者在病情严重时会出现自杀行为,自杀危险性以产后42天内最大。

  七旬老母亲:

  “浑身上下没一个舒服地”

  今年70岁的刘女士,是一名由外地随儿女来京居住的老人。在带着老人来到精神科就诊时,老人的女儿这样描述:最近一年以来母亲好像变了个人,不爱运动,动作缓慢僵硬,也不爱主动讲话,说得最多的就是“心烦”“麻烦”。每次问她怎么了,老人却都以简短低弱的言语答复家人。除了情绪低落的表现,刘女士还一直说胃疼,“浑身上下没一个舒服地。”面对医生的询问,老人这样表述。而据其儿女介绍,他们已经在综合医院做了CT、核磁共振等几乎能做的所有检查,没有查出老人有什么躯体疾病,最后没办法在医生的建议下才来寻求精神专科医院就诊。70岁高龄的老人会突然得上精神病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7%至10%的老人患抑郁症,患躯体疾病的老人抑郁症发生率高达50%。许多老人沉默少语,不愿诉说内心的痛苦,有意避免与人交流,类似认知障碍症,而抑郁症状往往被掩盖,容易造成自杀等严重后果。老人适应能力差,加上不断出现退休、亲友去世、健康恶化等负面生活事件,压抑的心情得不到疏导,会产生抑郁情绪。

  陈林告诉记者,在他接触到的病例中,老年人的抑郁情绪常常不会单独出现,而是以焦虑、抑郁和激越的混合状态为主要表现。患者见到医生时常抓住双手不停地诉说躯体不适,有时躯体的焦虑完全掩盖了抑郁。所以,老年人抑郁情绪出现时,给人的感觉是抑郁情绪不是那么明显,而焦虑、激越会掺杂其中,导致了老年抑郁情绪的不典型性。

  “精神癌症”纯属自己吓唬自己

  “医治‘精神癌症’耗财而且效果难以保证”、“药物治疗副作用极大”、“即使治愈仍难回归社会”……实际上,这些观点足足落后了一个世纪。“精神癌症”之说,纯粹是自己吓唬自己,大量统计表明,有三分之一的抑郁症患者可以完全治愈,终生不复发。如果及时就诊、配合治疗,用对药,最快一个月内就可痊愈。据回龙观医院抑郁症病房主任陈林介绍,目前,针对抑郁症病人的治疗,采用了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疗法和物理治疗在内的全套综合治疗。

  新一代抗抑郁药副作用极低

  抗抑郁药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60%至80%。根据国外抑郁障碍药物治疗规则,急性期推荐使用新型抗抑郁药。我国目前临床用药情况调查,如阿米替林、氯米帕明、麦普替林等在不少地区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也可作为首选药物。

  据陈林介绍,目前医院所采用的新一代抗抑郁药,已经大大降低了副作用的风险,适合长年服用。“以前的药副作用会增大心脏风险,有些病人会出现口干、便秘、记忆力减退等问题,现在新一代的药几乎没有这些副作用。”在用药方面,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则来保障疗效。首先就是建议单一用药,使用单一的抗抑郁药。一般不主张联用两种以上抗抑郁药。另外,要保证足量足疗程治疗。所谓“足量”就是药品说明书中的最大剂量,“足疗程”一般指6-8周。

  “话疗法”解心结

  所谓心理治疗,指的是病人与心理治疗师共同建立一种人际关系的过程。最基本的技术是要求心理治疗师建立与患者的言语沟通。也就是通俗理解的“话疗法”。

  在心理治疗方面,陈林说,目前业界有几大流派,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疗法、家庭和婚姻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而应用最广泛的是认知行为疗法。这种疗法通俗来说,就是“聊天”,抑郁症患者对自我和事物的评价过低,这种负性认知就影响到了病人的情绪。医生所要做的就是运用专业知识,通过谈话,来纠正患者的认知偏差。

  “电疗”早就不用抽搐了

  在综合治疗中,还有一种物理疗法。主要包括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和重复经颅磁刺激等。这也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治疗手段,主要针对具有强烈自伤自杀风险的患者,对于拒食、产生幻觉、妄想等症状的患者也可采用。所谓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即结合应用氯化琥珀酰胆碱等肌肉松弛剂,治疗中患者不出现抽搐同样能发挥治疗作用。

  而重复经颅磁刺激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神经电生理技术,其主要根据电磁互换的原理,通过强电流在线圈上产生磁场,然后磁场再几乎无衰减地穿透颅骨进入大脑皮层,随之在相应的皮层引起局部微小电流,改变大脑皮层的局部电活动,调节大脑皮质兴奋性,起到治疗作用。治疗效果取决于刺激参数,并且刺激停止后作用效果仍会持续一段时间,非常具有治疗潜力。

  抑郁症疏导备忘

  1、心理治疗本身就是为了弥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不足而发展起来的。精神分析治疗的核心技术是自由联想,也就是让病人在治疗中没有任何限制地讲述自己内心涌现的各种念头、记忆和情感,分析师专注地倾听并理解其隐含的意义。有经验的治疗师一般都能在开始阶段就看出病人的问题的症结,但把真相立刻告诉病人往往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病人需要一个自然展开的探索内心的过程,最后达到内心整体的修复。

  2、如果励志与激将法有用,那就不是抑郁症了,因为励志意味着,悲伤是不被允许的。励志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是压力,他们是由于抑郁症无法振作起来,这却被人误认为是懦弱、懒惰甚至无能的表现。抑郁症患者需要的不是励志,而是有人能看见他的悲伤。抑郁症患者高发的自杀率,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充满压力的社会根本容不下悲伤的一席之地。

  3、情绪会推动思维,当我们情绪积极时,往往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当我们情绪消极时,往往看到事物消极的一面。抑郁患者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里,这种情绪往往将认知、评价推向消极的一面。抑郁症患者的消极错误认知,是受消极情绪影响的,但是自己很难跳出来。心理干预不仅要调整认知,还要把焦虑降下来。

  4、食物+运动的提示。像鱼、粗粮、大蒜、颜色鲜艳的红萝卜、橙子、香蕉等,都属于可以抵抗抑郁症的食物;游泳、爬山、打球等运动,在提高体质的同时,也能减轻抑郁症。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

  1.整天闷闷不乐

  2.愉快感丧失

  3.兴趣丧失

  4.精力下降、易疲乏

  5.无助感、无用感

  6.对前途悲观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