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3个文件,分别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呼之欲出。
根据要求,到2015年,各省应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到2020年,应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即各省全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基本涵盖各学科领域。
医生标准化是革命
“厨师做菜可以各有风味,但医生看病必须有统一标准,这就需要培养标准化的医生。”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教育司副司长王辰说,过去同一所大学毕业生分到不同的医院,医院各有高低而又各自为政,培养的医生也良莠不齐,缺乏标准化。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之道,对于提高我国医师队伍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王辰认为,完整的现代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应包括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终身继续医学教育3个部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训目的是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且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包含以下3类人员: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院校医学类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其他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周期一般为3年,实际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
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认为,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我国医学教育制度的一场革命。它意味着,今后政府不仅要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医学生,还要提供经过标准化培训的合格医生。
医生“军校”宁缺毋滥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教育司教育处处长陈昕煜指出,培训基地是培养优质医生的“摇篮”,必须坚持高标准,宁缺毋滥。今年国家确定的首批培训基地为450家,可承担5万多名医学本科毕业生的培训。
要成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必须是三级甲等医院,此外还要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的要求,并经所在地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的专家委员会或指定的行业组织、单位认定合格。基地认定标准,还将基地分为培训基地(医院)和专业基地(科室),并对基地的师资队伍、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等,提出了总体要求。
陈昕煜指出,培训基地集中在少数高水平的三级甲等医院,可以促进标准化。培训基地之间可以建立协同协作机制,共同承担培训任务。具有优势资源的非三甲医院,可根据培训专业的需要,采取区域内协同协作方式,在高水平医院的带领下,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形成教学优势资源的互补。
北大医院副院长李海潮认为,对于大型公立医院来说,医疗是核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学、科研是负担,因为医教研三位一体,相互促进,不能割裂。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提升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契机。
给医生再来一回“高考”
根据规定,申请培训人员可选择培训基地及其专业基地,填报培训志愿,并提交申请材料。单位委派培训对象填报培训志愿,应当取得委派单位同意。培训基地对申请培训人员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审核合格者组织招收考核,依照公开公平、择优录取、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培训对象。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以过程考核为重点。过程考核合格与通过医师资格考试,是参加结业考核的必备条件。过程考核是对住院医师轮转培训过程的动态综合评价。结业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国家建立理论考核题库,制订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标准,提供考核指导;各省从国家建立的理论考核题库抽取年度理论考核试题组织理论考核,安排实施临床实践能力考核。通过结业考核的培训对象,获得统一制式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王辰指出,为保证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实施,政府对按规划设置的培训基地和培训对象给予必要补助,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予以适当支持。
在激励方面,一方面完善学位政策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衔接,规范化培训合格的住院医师符合学位要求者,授硕士专业学位;另一方面加强导向性政策,例如在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省(区、市),将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相关岗位招聘或申请个体行医的优惠条件或必要条件。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