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转载本站内容,请阅读版权声明,并注明文章出处: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官网。作者请署名: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宣传信息处。
小心儿童感冒引发“中耳炎”
小心儿童感冒引发“中耳炎”
日期:2013-07-11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多发于儿童。中耳炎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

    专家指出,根据中耳炎的不同病症,治疗中耳炎需要: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 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 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1)用药前 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2)脓量多时 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分泌性中耳炎并无明显症

    中耳炎有两种:一种是有耳痛的急性中耳炎;另一种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分泌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有耳痛症状,会促使家长及时带孩子看病,但分泌性中耳炎往往没症状,粗心的家长也很难觉察。

    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得的呢?简单来说是感冒的并发症。耳朵与喉咙有一根管子连通,引流中耳的分泌物,调节耳内的压力。感冒时,喉咙里的细菌或病毒可能会沿着这根管子到达中耳,引发中耳炎。

    70%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可自愈,但也有10%左右的患儿会持续或反复发病以致最终要接受手术治疗。专家提醒:分泌性中耳炎未及时处理的话,部分孩子最终会引起轻到中等程度的听力损失。

    专家提醒家长,虽然孩子不是每次感冒都会患中耳炎,但有两类孩子家长须特别警惕:一是小孩经常鼻塞,流鼻涕,睡觉打鼾;二是小孩说话很大声,喊他需要喊几声才答应,经常把电视音量提高很多等等。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