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者陈先生反映,宝宝的微量元素检查结果显示锌比较低,但陈先生却没有观察到孩子有缺锌的种种表现。陈先生很疑惑,检测结果到底准还是不准?面对质疑,专家表示,微量元素检测只是一种筛查手段,检测结果并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国际上暂无统一检测标准
现在有不少家长存在一种误区,喜欢动不动就给小孩的微量元素检测一番,等到检测结果出来以后,“合格的”家长自然欣喜不已,“不合格的”家长则紧张万分。家长还会根据结果给孩子补这补那。
专家表示,目前国际上对于微量元素的检验并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标准,影响微量元素测定结果的因素也很多。所以在平时儿童保健过程中,一般是在孩子出现相关的临床症状后,才应该推荐孩子进行微量元素检测,而且检测结果还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只能是一个参考。
关键还是看症状
专家说,孩子缺乏哪些微量元素主要还是看症状,而且,即使检测出来孩子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如何补充也是大有学问。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平时膳食的均衡,而不是盲目给孩子服用各种保健品。孩子是否缺乏微量元素,不能简单地靠检测报告单上的数值做判断,必须结合临床症状才能做出定论。比如有的孩子明明出现了缺钙的症状,但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完全可能是“正常”。
一般而言,缺铁的儿童多表现乏力、多动、食欲差、伤口易感染。缺锌则表现为口腔溃疡、挑食。睡眠质量差、夜惊、枕秃,则是由于缺乏钙元素且一段时间内没有补充过维生素D所致。只要正常进食,合理搭配膳食,孩子一般就不会发生微量元素缺乏。
静脉血相对准确
专家表示,目前,基层医院多采用指尖血和头发取样的方法进行微量元素检测。针对头发检测而言,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受头发清洁程度、发质、个体生长发育程度和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反映儿童微量元素状况。
同样,通过在孩子手指上取一滴血,检测出其中微量元素的准确含量也存在缺陷,因为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原本含量就极少,仅仅靠几滴血做出的检测,其结果会受到采取的标本量和孩子身体条件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就现有的方法来说,如果家长确实存有疑虑,可以到条件稍好的三甲医院儿科进行静脉抽血检测,这种方法相对而言要准确一些。
微量元素不能滥补
面对铺天盖地的营养品广告,家长们往往会手足无措。形形色色的补钙、补锌营养品对孩子的健康到底有没有用?专家表示,所有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盲目给孩子补微量元素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
比如,儿童因盲目补铁造成体内含铁量过多,会使铁、锌、铜等微量元素代谢在体内失衡,从而降低机体免疫力,并可能使血清中铁离子浓度增高,有导致小儿心肌受损的危险。因此,如果孩子有微量元素缺乏症或营养不良,应及时上医院,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专家强调,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想要孩子健康成长,最好培养孩子不挑食的饮食习惯。以常见的缺锌为例,周望蜀说,日常生活中最好的补锌办法是通过食物补锌。食物中以虾皮、紫菜、鱼粉等含锌量高,猪肝、芝麻、黄豆次之。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