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转载本站内容,请阅读版权声明,并注明文章出处: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官网。作者请署名: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宣传信息处。
如何评估鉴定智力障碍
日期:2014-02-16

    智力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智能低下,发展滞后,心理年龄低于生理年龄。进行科学的测量,是鉴别智力障碍的重要依据。

    智力障碍的鉴定主要包括智力功能的评估和适应行为的评估。

    1.智力障碍儿童智力功能的评估

  (1)智力

  目前,心理学界对什么是智力尚无统一的定义。有人认为,智力是指抽象思维的能力;有人认为,智力就是学习能力;也有人认为,智力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各种基本能力的综合,即观察力、记忆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而智力障碍的儿童在这些方面就比较欠缺.

  (2)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是通过测验的方式来衡量个体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这对于智力障碍的评估和鉴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智力测验工具有以下几种:

  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SB)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R)

  韦克斯勒学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

  考夫曼儿童智力量表(Kaufman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K-ABC)

  瑞文测验(CRT)

  (3)智力商数的评估和坚定

  智力商数简称智商(IQ),是个人接受智力测验所得到的标准分数。它是测量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智商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L W Stern)提出,是指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所得到的商数,称为智力商数或比率智商。后经美国心理学家推孟(Lewis M.Terman)的改进,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MA为智力年龄(简称智龄),CA为实际年龄(简称实龄)。智商可以用于比较个体的智力水平。

  以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为例,智商的数值的含义是:如图所示,智商100代表来自正常样本的平均值或中间值。某人智商分数为100,表示他(她)在同龄群体中处于平均(中间)水平。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标准差为15,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智商分数处于平均值上下一个标准差之间(85—115);理论上,大约有2.3%的人智商在70以下或130以上。一般认为,智商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良好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下.可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尽管对智商分数的依赖引起一些担忧,但迄今为止,它仍是标准化智力评定的唯一方式。下面我们来看智力障碍的定义.

  根据智力障碍的定义,智力障碍者的智力功能有“显著的局限”。这就表明,其通过测验得到的智商(IQ)分数应当低于均数(M)的两个标准差(SD)以上。

  (4)智力评估和鉴定的注意事项

  智力评估和鉴定要注意两点;第一,任何智力测验工具都有测验的标准误(Standard Error of Measurement,SEM),因此,应当将测验中得到的IQ分数视为一个范围,例如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三版)全量表IQ的SEM为3.2,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儿童通过该量表测得IQ为70,那么其实际IQ应当为67—73(1个SEM范围,66%的可能),或者为64—76(2个SEM范围,95%的可能)。有鉴于此,在评估时,应当非常谨慎,尤其是对于测验分数处在边缘状态的对象,更应当综合多方面的情况,最后作出诊断的结论。第二,智力测验的结果只能作为评定的参考,并不是制定教育目标的唯一依据。

  2.智力障碍的适应行为评定

  (1)智力障碍适应行为

  AAMR对于适应行为的定义是:适应行为是指人们习得的用于适应日常生活的概念性、社会性以及实践性技能。概念性技能包括语言、读写、金钱概念和自我定向等技能;社会性技能主要包括人际、责任、自尊、遵循规则、避免受骗等技能;实践性技能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的操作活动、职业技能,以及对环境的自我管理等技能。

  (2)智力障碍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早在1953年,美国心理学家道尔(Edgar Doll)就编制了文兰社会成熟量表(Vineland Social Maturlty Scale,VSMS)用以考察儿童的适应行为发展水平。全量表共有117个测试项目,涉及一般自理能力、饮食、衣着、运动、休闲、沟通、自我定向和社会化等8个方面的内容,总计各项得分除以实际年龄所得的分数称社会商数(SQ),也称文兰社会商数(Vineland SQ’s),根据社会商数的大小来分辨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1962年,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沃尔芬伯格(Wolf Wolfensberger)仿照智高(IQ)的分等法,将适应能力按SQ’s分成与IQ相应的4个等级(轻度、中度、重度与极重度)。

  目前我国常用的评定量表有《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龚耀先,1994)、《儿童适应行为量表》(韦小满,1996)等。适应行为的“显著的局限”,是指在标准化的适应行为量表的评定中,在总分或三项技能(概念、社会及实用技能)之一的得分上低于平均分(M)两个标准差(SD)以上。同样的,适应行为评定量表也有其标准误。如果儿童在适应行为测验中的得分低于平均分1个标准差,这时有必要补充使用另一套测验,以帮助判断。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