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养生腊八粥可以经常上餐桌 不必拘泥时间
昨天是腊八节,清晨,四面八方的游客聚在上海老城厢的童涵春堂,喝上一碗店家精心熬制、免费分发的腊八养生粥。记者发现,店家除了选用常见的大米、糯米、赤豆、芸豆、黑豆、糯米、红枣外,还在粥里添了一瓶瓶“加料”,这实则是根据不同体质添加配料。以往,民间传统腊八粥要选用八种主料,八种佐料,这是为了与腊八的“八”相吻合。而到了现代,流传在各地的腊八粥对材料数量上的束缚越来越少。
对此,营养学与健康领域专家的意见是,现在不用拘泥材料数量,不妨根据个人体质调配适合自己的养生粥。在我国,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已有1000多年历史。昨天,在童涵春堂,短短2个小时,1300余份腊八粥就传递到市民手中,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分暖意。该店执业药师介绍,传统腊八粥虽不起眼,但配料大有讲究,“气短体虚弱,煮粥加山药;血小板治理,要添花生衣;要保肝功好,枸杞煮粥妙;头昏多汗症,煮粥加薏仁……”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腊八粥是冬令进补的一种方式。
实际上,现在人们在腊八粥中掺入的食材已经越来越丰富,比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多达70多种,这能够满足人体多样的营养需求。
要注意的是,腊八粥要因人因体质增减食材。比如,消化不良的人应少放黄豆、黑豆等。减肥者的腊八粥重在饱腹感,要多加皮比较厚的淀粉豆类,比如芸豆、红豆等,这样食用时会不自觉地增加咀嚼次数,饱腹感也相应增加。脾胃虚寒者不要放绿豆、荞麦、燕麦等寒凉食材,应多放糯米、红豆、桂圆和大枣,以健脾补气、温暖肠胃。常常失眠者可以加些养心安神的莲子、花生、龙眼肉、酸枣仁、核桃仁和红枣。此外,对于儿童、中老年人,在腊八粥里可以添加核桃、花生、松子、栗子等,这些果仁不仅营养丰富,还有健脑益智的好处。另外,薏米也是一味好食材,它纤维含量高,但热量低、脂肪含量少,尤其适合体内湿气重、脾虚的人在冬天调理食用。
腊八粥的营养益处很多,如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强调的,大家要改变思维定势,“不要只在腊八这天和腊八粥见面”,如此优秀的养生营养美食应该经常登上我们的餐桌。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