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转载本站内容,请阅读版权声明,并注明文章出处: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官网。作者请署名: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宣传信息处。
中医抗糖方略“二、五、八”
日期:2014-02-07

  糖尿病在中医中称作“消渴病”,最早的认识始于《黄帝内经》,该书中把本病分为三期论述:

  1.脾瘅期:病机是“五气之溢”,特点是五谷之气过多导致肥胖,即《内经?素问》中所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相当于现在说的糖尿病前期。

  2.消渴期:病机是“甘甜之气上溢”,特点是血糖超过正常高限成为糖尿病,即《内经?素问 奇兵论》中所言:“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3.消瘅期:病机是“怒气上逆”,特点是血脉不行,糖尿病发展到此期,产生了各种并发症,正如《灵枢?五变篇》中所云:“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由此可见,我国祖先早在2000年以前,就已经对糖尿病有了系统的认识,并科学地将糖尿病分为三期,即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糖尿病并发症期。

  防治糖尿病“二、五、八”方案

  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根据中国古代医学对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认识,我们拟订了“二、五、八”防治方案,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效果,现简要介绍如下:

  “二”是指两个治疗目标,即健康、长寿。糖尿病虽然不可“治愈”,但是却可以“缓解”,只要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一旦找到有效的治疗规律后坚持治疗,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健康的生活。

  “五”是指与糖尿病患者健康长寿有关的5项观察指标:①血糖;②血脂;③体重;④血压;⑤症状。经过治疗使这五项指标逐渐向正常方向发展。

  “八”是指八项措施,其中包括三项基本措施和五项选择措施。

  三项基本措施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调整心态,这三项适用于每一个病人。

  ①合理饮食:脾瘅期和消渴期的病人应多吃五谷杂粮,少吃精细食品和肉、蛋、奶,根据体重决定用量,使体重向标准方向发展,使高指标降至正常。消瘅期应根据病情多吃精细食品,宜多奶少肉,据情用量;

  ②适当运动:人体是一个整体,通过运动可以疏通经络,调气和血。脾瘅期和消渴期的病人活动量宜大,而到了消瘅期,病人活动时就应该注意,以轻、缓、少为原则,做自己已经习惯的运动,不宜经常改变。最合适的运动量是运动时感到轻松,运动后不累或稍累,经休息后可以恢复。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选择走路、做操、打太极拳等运动。

  ③调整心态:享受老子所提倡的“思辨的快乐“和”智慧的沐浴“,以保持良好的情绪。脾瘅期病人应学习有关肥胖对身体的危害等方面的知识和防治办法,并经过实践使体重向标准方向发展。消渴期病人就要学习更多的自己防治本病发展变化的知识,尽量学会检查、学会分析病情、学会治疗自己的病。到消瘅期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但不要害怕,应向医生和有经验的人请教,及早防治。

  五项选择措施包括:①中药治疗;②口服西药治疗;③胰岛素治疗;④针灸按摩治疗;⑤中国传统气功。这五项选择措施都需要医生指导,精心选择适合自己的措施以便取得良好效果。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