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全社会动员起来,打击医院场所暴力,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医务人员就是保护生命。”昨日下午,针对近期频繁出现的恶性伤害医护人员事件,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和中国卫生法学会联合发出声明,强烈谴责针对医务人员的暴力行为,呼吁社会对医疗暴力零容忍。
医生呼喊:为何受伤的总是我们?
“浙江温岭又出现了恶性伤医事件!谁来保护医生工作时的安全?”从医近30年的安先生在听说了前几天的恶性伤医事件后,联想到了早年间自己被来医院闹事的醉酒患者打伤头部的往事,再次为自己的安危发起了愁。
“当时我正和几个同事在出夜间门诊,忽然闯进来几个酒气冲天的人,不分青红皂白就向我们动手。我们只好四处躲闪,但是这伙人口中还是喊着‘看见穿白大褂的就打’追赶我们。” 最后,安先生脱掉白大褂,逃出了医院,但是头还是被打出了一个大口子,找同事缝了好几针。“真不知道我们怎么就成了患者泄愤的对象,”安先生说起伤医事件,忍不住向记者抱怨,“我们没做错什么,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年轻的时候还能跑得动,逃得掉,现在年纪大了,再碰上这样的事,后果不堪设想!”
和安先生一样,在杭州某医院从事宣传工作的徐女士,也第一时间在自己的“朋友圈”中为同行们的安危进行呼吁。“我们曾经宣誓要献身医学事业,为自己的事业骄傲,认定我们的人身安全不受侵犯,我们的职业是受人尊敬的,医患关系是可以融洽的,”徐女士说起这些很激动,“但是,我现在怀疑自己当初是不是选错了职业?什么时候开始,生命在这些人的眼里竟然变得那么不值得一提?不要让所有医护人员对医疗环境彻底死心!”
28日,四家行业协会发出的声明更是说出了广大医护人员的心声:“治病救人是广大医务人员的天职。为了救治生命,医患之间应成为朋友,而不是敌人。近段时间以来,中国医疗场所暴力事件不断,医院内的流血事件频频发生。面对不断发生的伤医事件我们感到震惊!愤怒!我们大声质问: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何得不到有效保护?为什么伤医事件屡禁不止?伤医事件的行凶者是否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伤医事件中,除了凶手应受法律惩处之外有无失职渎职行为?”
协会呼吁:还我们和谐的从医环境!
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曾多次发出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通告要求公安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维护医疗秩序工作,依法严惩打击侵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和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但一次一次的伤医事件还是发生了。
据悉,针对25日发生的浙江温岭伤医事件,26日,受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委托,副秘书长袁亚明、法律事务部陈宇泽和浙江省医师协会副秘书长缪建华一道前往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情况,看望被患者被伤医师和被害医师的家属。协会与医师维权律师团成员取得联系,委派其全权负责此次恶性伤医事件后续的相关事宜。中国医师协会天士力维权救助基金决定,对浙江温岭恶性伤医事件的受害医师和家属视情况继续予以救助,同时基金愿负担一切法律服务和律师费用。
除此之外,为了防范今后再次发生此类伤医事件,与会医生、律师、行业协会专家各抒己见。
“实不相瞒,自从我们医院徐文医生被砍伤后,为了自卫,我只好在自己的诊室里准备了辣椒水防身!”医院或者医师协会应该对医生进行正当防卫方面的培训,在医院间建立网络,对有精神病家族史,有伤害医生“前科”的人进行备案,以便医生做好准备,防范伤害,此外,医院还应该配备安检系统。
“患者希望医生接诊时能更仔细,更耐心,不能三五分钟就把自己‘打发走’,但是谁考虑过医生的感受?”“医患关系紧张,医生工作强度太大也是原因之一,有哪个医生不愿意静下心来仔细给患者看病,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但是我们现在的工作强度太大,如果一个患者身上花半个小时,一上午能看几个患者?还有那几十位已经挂号等待看病的患者怎么办?缓解医患关系要从给医生减负做起,不要节假日变相安排加班,给医生个人下达超负荷工作指标。医生也是人,没时间吃饭,甚至没时间上厕所。劳累过度难免不能耐心解答每位患者的问题,希望患者能理解。”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白剑峰则认为,为保护医生的人身安全,建议医院可以作为公共场所管理,医师协会应该出面要求相关部门将医院列为公共场所。医生自我维权方面最好出台具体的防卫指南,针对此次温岭伤医事件,应该以协会的名义向浙江省政府发函,要求严肃处理此事。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很无奈,也很无助,希望媒体,法律界人士关注我们,感谢你们站出来说话。”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呼吁,社会重视医师群体,医疗行业,这是为了保障全体国人的健康和生命。希望公安和司法部门对伤医事件从严、从速处理,把医院作为公共场所来保护。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具体有力措施保护医护人员安全,医院应该对医生受到伤害负责。医生自己也要做好自身防范,加强行业队伍的自身建设,受到伤害的医务人员应该获得赔偿,如果施害方没有赔偿能力,医院或者政府应该站出来。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