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16日颁布经过多轮修改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堪称史上最严的“水十条”提出水污染治理的路线图,要求到2020年阶段性改善水环境质量;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0%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左右。“水十条”还对控制污染物排放、重点流域治理、水价改革等各方面做了细化严格的规定,提出了取缔“十小”企业,整治“十大”行业等238项强有力的硬措施。
据中新社报道:当前,中国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排放负荷大,远超环境容量。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中,近十分之一丧失水体使用功能,24.6%的重点湖泊(水库)呈富营养状态;不少流经城镇的河流沟渠黑臭,饮用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水十条”首要是设立严格目标。要求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0%左右。
整治“10大”行业
从地表水与地下水,到淡水与海水,再到大江大河与小沟小汊,“水十条”提出取缔小型造纸、製革等“十小”企业,整治焦化、有色金属等“十大”行业、治理工业集聚区污染、“红黄牌”管理超标企业、环境质量不达标区域限批等238项强硬措施。
环境效益不是抽象的,它是每个人杯中安全、清洁、健康的饮用水。对此,“水十条”提出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等具体指标,切实指向民众对环境效益的获得感。到2020年,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
“措施背后强调的是科技支撑,这将极大推动环保产业”,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水部主任王东分析,“水十条”突出了市场机制,综合运用了税收、价格、补偿、奖励等手段,“让水治理不再只是政府的事”。多位专家认为,启动“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是“水十条”的重要创新。“水十条”要求,到2020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京津冀区域达到30%以上。
首提约谈省级负责人
大公报记者周琳报道:《水十条》的238项措施中,每一项均用括号标註由哪些部委负责,除环保部独立牵头36项外,住建部、水利部、农业部也有参与。《水十条》的考核制度也更加严格。要求国务院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每年的考核结果会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未通过年度考核的省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约谈。
事实上,自新《环保法》实施百天以来,环保部已经先后约谈过沧州、临沂、承德、驻马店、保定5市市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但这么高的约谈级别是前所未有的。”胡静指出,约谈省级官员的考核手段震慑力极大,保障了条例的实施。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