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转载本站内容,请阅读版权声明,并注明文章出处: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官网。作者请署名: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宣传信息处。
颈椎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及诊断依据
日期:2020-06-09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时医生判断病人有无颈椎病及定性患者为何种颈椎病的准绳。怕自己得颈椎病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以便有个宏观上的判断和把握。

    1.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颈椎病是泛指颈段脊柱病变后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诊断标准为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所见相符合者,可以确诊;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除外其他病患后方可诊断颈椎病;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颈椎病。

  2.颈椎病的诊断依据

  A.颈型。

  ① 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

  ② X 线片上显示颈椎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

  ③ 应除外颈部其他疾患(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

  B.神经根型。

  ① 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② 压顶试验或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呈阳性。

  ③ 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④ 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做此试验)。

  ⑤ 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肚二头肌腰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C.椎动脉型。

  ① 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

  ② 旋颈试验阳性。

  ③ 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

  ④ 多伴有交感症状。

  ⑤ 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

  ⑥ 除外椎动脉I段(进入颈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Ⅲ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⑦ 排除颅内肿瘤、神经官能症。

  ⑧ 椎动脉造影、CT、MRI可确诊,脑血流图、脑电图可参考。

  D.交感神经型。

  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线片有失稳或退变,椎动脉造影阴性。心电图无异常。

  E.脊髓型。

  ① 临床上出现颈脊髓受压损害的表现。

  ② X 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

  ③ 除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④ 颈椎MRI检查可以显示颈椎间盘变性突出、黄韧带变厚骨化等,造成脊髓相应阶段压迫,出现脊髓变性、水肿等临床变现。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