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对我们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恢复精力、解除疲劳。短时间睡不好会导致情绪变化,长时间睡不好会影响注意力、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判断力下降,会引发身心健康问题。然而,因为各种原因,不是每个人每天都能睡个好觉,甚至有的人长久忍受着失眠的痛苦。我从很早就开始研究睡眠问题,接待了不少睡眠障碍患者,也有很多进行心理咨询的来访者说自己睡不好。
睡眠质量高的人,很难体会睡不好是什么感觉,有的是入睡困难,有的是睡后易醒,有的是睡不踏实。怎么判断睡得好不好呢?简单方法就是看睡醒后的精神状态,是不是摆脱了疲劳。一般来说,普通成年人每天需要6—8个小时睡眠,也有人每天睡得比较少也能保持旺盛的精力,这是睡眠的“量”。睡眠的“质”与深度睡眠有关,深睡眠只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5%。研究表明,只有在深度睡眠的情况下,人才能够得到充分休息,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恢复体力。根据脑电波和生理表现不同,一个大约90分钟的睡眠周期可以分成非快速眼动期、快速眼动期。非快速眼动期又分为四级,分别是睡眠潜伏期(一级)、浅睡期(二级)、深睡期(三级、四级)。人在快速眼动期会做梦,这时候醒来,会对梦记得比较清楚。如果一直无法进入深睡眠,身心疲惫无法充分缓解,醒来就可能感觉“没睡好”“脑子很累”。
年龄、性别、遗传、心态、居住环境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睡眠。如果睡不好,可以先分析原因。有的人喜欢在睡前玩手机,这就导致脑子很清醒。还有的老年人,有时候白天会打盹,而一个人一天的睡眠量是一定的,白天睡多了,晚上就睡不好。还有的人,可能只是自我感觉睡不好。之前,我在病房值夜班时,有的患者说自己一晚上没睡觉,但我每次去病房时,发现她都睡得很好。
睡不好可能是身心不适的表现。如果总是睡不好,可以到医院睡眠医学科就诊,在排除可能存在的身体疾病后,看看是不是存在心理疾病,若存在则需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果只是短期睡不好,建议不要太放在心上,如果太在意睡眠这件事,甚至因为睡不好而害怕睡眠,可能会陷入恶性循环。曾有患者说自己离不开助眠药物,但是有一次他出差忘了带药,索性躺在床上也自然入眠了,可见心态对睡眠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 人人共享”。想睡个好觉,可以尝试这些方法:养成良好作息习惯,保持适宜的睡眠环境,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尤其是不要玩手机。躺到床上睡不着时,可以起床走一走,睡前也可以泡泡脚等,这都有利于睡眠。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