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转载本站内容,请阅读版权声明,并注明文章出处: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官网。作者请署名: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宣传信息处。
人格解体的原发性症状(五)
日期:2020-11-21

  七。行为

  当言语和/或动作处于前意识状态时,表现行为自动化,病人能边缘地意识到自己在说或做,但意识不到在说什么或做什么,分为言语自动化和动作自动化。

  ⒈言语自动化:病人在跟别人说话时,意识不到自己在说什么,说完就忘。由于意识不到自己在说什么,故说话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说错;由于说完就忘,故对说过什么话,虽然第一感觉是自己说过,并没有任何印象。

  ⒉动作自动化: 病人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自己看到在做,但感受不到做了什么,例如病人在做试卷,只看见自己的手在动,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动,好像是别人在动一样。

  八。灵魂

  灵魂是监视自己心理活动的“内部眼睛”,正常情况下,内眼能确切无误地感受到自己的心理活动。当内眼处于前意识状态时,自己感受心理活动变模糊,称灵魂模糊;当内眼处于潜意识状态时,病人感受不到自己的心理活动,称灵魂缺失。

  ⒈ 灵魂模糊:病人说,“我觉得我的思想好像和我分开了一样。”这是内眼感受自己的思想变模糊。病人说,“我和我隔一层。”第一个我是病人的内眼,第二个我是病人的心理活动,隔一层是感受模糊,有的病人会用头晕来描述灵魂模糊。

  ⒉灵魂缺失:病人感到“无我”或“无魂”。无我是感觉不到自己心理活动的存在,每天都在找我的感觉,因找不到我而恐惧。病人用“我觉得我和我妈是一个人,回到了我妈怀孕的时候”来表达我没有心理活动,用“我找不到我的精神胚胎”来表达我没有心理活动。

  无魂。有的病人把灵魂描述为“指导做事的那个东西”,说“指导做事的那个东西丢了”,是指魂丢了;说“爷爷死后,我感到自己有个什么东西碎掉了”,是指魂碎了。病人因长期找不到魂,故变得没主张,无法社交,诉“感到周围的东西比我大,不是体型大,而是我没有魂”,“我不会与人相处,不知该说什么” 。

  总之,人格解体的原发性症状是心理活动处于前意识或潜意识状态,与前意识和潜意识状态的具体关系见表1,从表1看出,前意识状态主要是各心理过程变模糊,潜意识状态主要是各心理过程缺失。

  记忆是联想的基础,而联想是思维的基础,故回忆缺失和思维缺失只是同一感受的不同侧面描述。

  外感觉缺失是感到与外界失去联系,灵魂缺失是感到与自我心理活动失去联系,如果外感觉缺失和灵魂缺失同时瞬间发作,称意识缺失,这种感受是病人外感觉全部消失,自己也消失了,就像被汽车撞倒那一瞬间,什么都不知道了,但瞬间又恢复正常,并没有跌倒在地,故旁人看不出异常,就像电视机快速关掉又快速打开一样。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