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帕金森病“盯”上老人
提防帕金森病“盯”上老人:
貌似“机器人”的帕金森病
李大妈今年65岁,面无表情、不眨眼、双眼凝视,像是戴了“面具”一样。静止时,双手不停地震颤,拇指与食指不断地做“数钞票”样的动作;在被动活动时,阻力增加,如同弯曲铅管;站立时,头前倾、躯干俯屈、髋和膝关节略弯曲;扶行时迈步困难,连续原地小步踏步行走,身体前倾,行走步伐极小且呈“慌张步态”,活像一个“机器人”,医生诊断为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
大多数帕金森病患者是在检查时或症状严重已经影响生活时才知道自己患了帕金森病。其实,帕金森病有很多早期症状,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如毫不用力的时候,单侧或双侧的手臂不由自主地抖动;平时颤抖,但睡眠时不会出现抖动的现象;肌肉僵硬、疼痛,身体无法伸直;眨眼、走路时双臂摆动及其他不自觉的行为比正常人来得缓慢;讲话语速日渐缓慢,音调呆板;肢体僵硬不灵活,写字时手发抖,而且越写越小;走路感觉脚贴在地上迈不开步子,而以小碎步前进;缺乏平衡感,容易跌倒等。如果经常出现以上症状,应提高警惕,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得了帕金森病 家人应细心呵护
心理关怀:帕金森病患者总是埋怨“身体不听使唤”,害怕无人陪伴,思想紧张、孤独,易抑郁。家属应帮助患者解除悲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乐观向上;多和患者聊天;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进行主动锻炼,配合治疗。
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在康复医师指导下,家人帮助患者学习规范的步行姿态,如配合腿的动作做两臂协调性摆动等。鼓励早期患者多做主动活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慢跑等。中晚期患者可能发生运动障碍,家属应帮助患者勤翻身,在床上做被动活动和肌肉、关节的按摩,按摩力度要轻柔和缓。
膳食和营养:饮食原则是低蛋白、低脂肪和高纤维素。具体注意事项包括:①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瓜果和蜂蜜,防治便秘;②适量吃豆类和奶类,每天喝一杯牛奶是补充钙质的最好方法,但是由于牛奶中的蛋白质对左旋多巴药物有一定影响,为了避免影响白天的用药效果,建议在晚上睡前喝牛奶;③限制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每天摄入的肉类控制在50克左右;④服药半小时后进餐,以便药物能更好地吸收;⑤每天喝6~8杯水(约1500~2000毫升)。
预防并发症:帕金森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宜注意居室的温度、通风,根据季节、气候等适时增减衣服,决定室外活动的方式和强度。对于晚期卧床病人,要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如何治疗帕金森病
药物治疗:常用的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有:多巴制剂(如美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抗胆碱能药(如安坦)等,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需考虑个体化特点,不同患者用药选择不同,所以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手术治疗:如果病情加重,药物治疗不理想,应及时选择手术治疗,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微电极导向的立体定向微创手术(俗称“细胞刀”),另一种是脑深部刺激器植入术(俗称脑起搏器),前者适合于单侧肢体症状明显的患者,后者适合于双侧肢体症状明显的患者。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