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是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在人脑中经过综合,并借助于以往经验形成的一种完整印象。感觉的材料越丰富。知觉也就越完整,越正确。一般说孤立的感觉是很少的,实际上人们都是以知觉的形式把客观事物反应到意识中来。知觉反应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及其相互之间的表面联系,是认识活动的初级阶段。
知觉障碍在精神科临床上极为常见,许多精神病具有知觉障碍。知觉障碍大体分为错觉、幻觉和感知综合障碍。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知觉异常的现象。知觉的障碍是心理过程障碍中最常见的,同时也是许多精神病的主要症状。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的基本心理过程,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或初级阶段,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两者常合称“感知”。感知的经验在人脑经过加工改造,形成观念或思维,则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因此,感知是认识的来源。但感知与观念不同,感知内容具有客观性、生动性、不从属于自己、不随自己意志改变等特征。如我们看到什么东西,那么我们会觉得这件东西在什么位置,轮廓清晰、色彩鲜明,不从属于自己,也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要这种感知体验发生变化。感觉指生物体通过感觉系统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光、色、声、温、形、重量等的感受过程。知觉则是对事物的各种属性作进一步加工并借助以往经验形成一种整体印象的过程。如红旗在风中飘扬,我们在获得这一知觉时,就综合了形状、颜色、大小、硬软等感觉属性。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平衡觉、运动觉如内脏觉等是不同类型的感觉,分别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是人们对事物的综合感受,比感觉要复杂一些。感知过程的异常改变称为感知障碍。此时感知的主要特征依然保存。根据病人描述的感知障碍体验,以及病人的行为反应,不难看出其感知形象具有客观、真实、鲜明、生动的特征。感知障碍多见于神经精神疾病;感觉障碍以神经系统疾病更为多见,知觉障碍则多见于精神疾病。由于知觉障碍的不同类型以及它们与其他症状组合的特点在诊断上有重要意义,认识知觉障碍的不同类型就十分必要。有些知觉障碍(如幻觉)对病人的情绪和行为有很大影响,可能引起病人拒食、出走、自杀或伤人。因此,病人有知觉障碍时,应及时送神经科或精神科检查。知觉障碍可与感觉障碍同时发生(尤其是神经病时)。感知综合障碍指对事物的本质能认知,但对其个别属性产生歪曲的认识。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