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对不同人群的适用情况
妊娠高血压:如妊娠中晚期患有高血压等疾病,依据病情可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能使血管扩张,周围循环阻力降低,降低先兆子痫及子痫的发病率。
肝功能不好:阿司匹林主要在肝脏代谢,因此肝功能严重障碍者应慎用。一般来说,阿司匹林导致的肝脏不良反应多为可逆性,停药后即可恢复。
肾功能不好: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毫克/天)长期服用,并不影响肾功能,剂量过大时易发生肾功能损害,但此损伤多为可逆性,停药后即可恢复。
血小板减少者:应该首先明确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基础疾病,并加以治疗。此类患者应慎用阿司匹林,当血小板低于80x109/L时,原则上禁用阿司匹林。
消化道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胃肠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和消化道出血史者,应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患者应给予根除治疗后再服用阿司匹林,并加用其他保胃药。
脑梗死:发生过脑梗死的患者,说明已经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再次发生脑梗死、心肌梗死或者死亡的危险性极高,因此,要进行积极治疗,防止血栓再次形成。
血管搭桥:血管桥内血栓形成堵塞是搭桥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阿司匹林能明显降低血管桥闭塞的风险,术后应服用阿司匹林。
冠脉搭桥:冠脉搭桥术后24小时内开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并且长期坚持。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服用阿司匹林150~300毫克/天,1~7天后改为150~300毫克/天,长期服用。同时早期合并使用氯吡格雷,首日300毫克,然后75毫克/天,至少1个月,采用介入治疗者可服用9~12个月。
心脏支架置入:支架直入后会有血管内皮损伤和随后的血小板被激活,容易形成血栓,造成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因此应该服用阿司匹林以预防。
放置药物支架:药物涂层支架上的药物可以一直内皮细胞的增殖,导致支架处没有新生内皮细胞的覆盖,内皮下组织长时间暴露,更容易形成血栓,因此更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导致脑卒中最常见的原因,占脑卒中原因的1/7.美国国家中风协会发布的指南推荐,将阿司匹林作为65岁以下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的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的一级预防药物。65~76岁的心房颤动患者,若无其他危险因素,阿司匹林作为华法林的替代药物。可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100毫克/天),以预防血栓栓塞形成。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如无禁忌症,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应长期口服阿司匹林(75~100毫克/天)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慢性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的自然病程,同时降低其相关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颈动脉狭窄:对于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且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推荐终身服用阿司匹林(75~100毫克/天)。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患者,术前即开始服用阿司匹林,以预防围术期缺血性事件的发生,术后终身服用阿司匹林。
痛风: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尿酸排泄的作用不同,小剂量阿司匹林并不影响丙磺舒的促尿酸排泄作用。因此,痛风患者小剂量服用并无大碍。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