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家住西安市太白南路的彭先生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从上个月开始,他的岳母苗大妈去听了几次健康讲座后,开始钟情购买一种号称“包治百病”的保健品,还非要跟着这家保健品的销售员小王去韩国旅游,遭到全家人的反对后,苗大妈反而认为子女都不孝顺,还不如小王对她好……(11月12日 新华网)
为人子女者,有此遭遇和苦恼的,想必不仅仅是小彭一个人。实际上,很多儿女面对痴迷于各种保健品的父母,尽管自己明明知道这些保健品没有什么用处,父母买来服用完全就是浪费钱,但担心自己如果劝阻会让父母伤心,影响彼此之间的亲情,所以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算了。而儿女的这种微妙心理,往往被一些商家所利用,更加肆无忌惮地向老年人推销各种“包治百病”的保健品。
从一个积极的角度来看,一些老年人之所以痴迷于各种保健品,是因为对自身健康的一种关注,这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轻易听信商家的宣传,认为保健品能够包治百病,延年益寿,于是不管价格多么昂贵,也不管是否适合自身的体质和情况,就盲目买来服用,那无疑是一种失去理性的表现,不但会导致过犹不及的结果,而且会浪费钱财,甚至是对身体有害无益。
媒体早就曝光过,这些所谓能够包治百病的各种保健品,其主要成分其实就是核桃粉、燕麦粉、枸杞粉之类的东西,吃来也许对身体无害,但也肯定没有治病保健的效果,但是却被经过夸大其词、神乎其神的一番宣传包装之后以保健品的名义卖给老年人,从而赚取巨额市场暴利。而之所以有那么多老年人会相信商家的一面之词,一方面如前面所说,是老年人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惧怕疾病和死亡,总想着通过服用保健品“多活几年”。另一方面,也是老年人群体缺乏对药品、保健品等等常识的了解,容易被商家牵着鼻子走。
而在我看来,要想避免老年人患上“保健品痴迷症”,起主要作用的恰恰是老人的子女。很多老年人之所以那么轻易地相信保健品推销员的话,甚至觉得他们对自己比儿女对自己还要好,还要关心,其中就有老人的儿女疏于关心老人心理活动和情感需要的结果。老人从儿女这里得不到应有的关心,精明的保健品推销员就“乘虚而入”,极力和老人套近乎,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结果很容易就俘获了老人的心,进而对他们的话言听计从。
鉴于此,儿女需要做的,一是加强与老人的沟通和交流,多关心他们的情感需要,不给“外人”以乘虚而入的机会,然后在这种沟通交流中向老人灌输正确的医疗保健常识,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二是可以在网络上、电视上、报刊杂志上查找一些相关案例,找到他们与案例中受害者的相似之处,通过这些案例对老人进行劝解,慢慢改变他们的认识。(苑广阔)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