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一所大学的演讲中,对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鲁斯兰在海南大学学习期间多次参加无偿献血的行为给予高度赞扬,并称赞他为“中哈友谊的使者”。
鲁斯兰的血型是Rh阴性血,在中国是十分稀有的血型,被称为“熊猫血”。而说到血型的发现,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输血的困扰:救人还是害人?
血,是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出血过多者机体不能代偿而导致贫血,甚至发生休克乃至死亡。
失血就要补血,人们很早以前就想到输血治疗。起初是医生将未经检验的“健康”献血员的血,从静脉内引出,通过一根管道直接输入病人血管内,从而救活了部分严重失血而又生命垂危的病人。
孟宪惠所著的《血型趣谈》一书中讲到,1492年,年老的教皇若诺森八世体弱多病,虔诚的教徒们将三名男童的血液输进了教皇的血管里。然而,血液的输入,不但没有使教皇长生不老,反而使教皇送了命,教徒们都惶惑不解。
1667年,法国御医詹恩·丹尼斯把240毫升羊血输给了一名垂危的年轻患者,获得成功。后来他又给几个病人输了羊血或牛犊血,并不解其因地记录了输血后病人有排黑色尿的现象。第二年当他为第四个病人进行第三次输血时,病人在输血时当即死亡。输血事故轰动了法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丹尼斯因“误杀罪”曾一度被投入监狱。法国议会断然宣布禁止输血。英国皇家学会也宣布,不赞成输血。从此,输血的尝试中断了近150年之久。
一个半世纪之后,英国伦敦的妇产科医生简姆·勃兰台尔,面对很多产妇因大出血死亡而束手无策的惨景,又进行了一系列输血试验,他发现狗与狗之间的输血是成功的,而羊与狗之间的输血则造成死亡。1818年,他发表了这篇试验论文。其后,他用健康人的血给8名大出血的产妇直接输血,有4人得救。勃兰台尔这一工作使输血又复兴起来。但这种方法传到欧洲一些国家后,多数病人输血后死亡,或者出现严重输血反应,于是输血的尝试又停滞了下来。大量的失血可以断送人的生命,而把一个健康人的血液输给失血人的同时,同样也可能使人送命,这种矛盾的境地一直困扰着人们。
发现血型,救活了亿万人
1900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研究所工作的兰茨坦纳注意到,正常人血清中存在一种凝集素,能够凝集其他人的红细胞。于是他想到了输血反应。输血反应的原因,是不是输血者和受血者血液中的血清与红细胞发生凝集的缘故呢?
于是他召集来实验室里的五位同事,同他们谈了自己的设想,他想用他们六个人的血液来作一次实验。同事们很支持他。于是他小心地从每个人的静脉里抽取了一小管血液,再抽出自己的血。他把来自同一个人的血清,分别滴在6个载玻片上,又把从每人的血液中分离出来的红细胞,分别滴在每一滴血清上。
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有几个载玻片上的血清滴入红细胞后,呈现均匀的淡红色;而另几个载玻片上的红细胞却凝结成絮团状,红色的凝集块散布在淡黄色的血清里,形成鲜明的对比。
兰茨坦纳把凡是滴入红细胞后出现絮状凝集团的,用“+”号表示,不出现凝集团的,用“-”号表示。当他把六个人的血清按照同样的方法试验一遍后,就得出了一张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表格。
兰茨坦纳对这张表格着了迷,一连几天,他对这张表格凝神思考,苦苦分析。他发现:每个人的血清和自己的红细胞相遇,都不会发生凝集;而不同人的红细胞和不同人的血清相遇,就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如果产生凝集,那絮状团块就会堵塞毛细血管,造成输血反应。这一点充分证实了他原先的猜想。他抑制住内心的兴奋,继续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六个人的反应恰巧呈现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和第六例,全部红细胞都不发生凝集反应,兰茨坦纳把它们划为A型;第二和第五例的凝集反应相同,划为B型;第三和第四例也相同,划为C型(即现在的O型)。
根据上述结果,1901年,兰茨坦纳正式宣布:人类有三种血型,不同血型的红细胞和血清相混而产生的凝集,是导致输血反应的真正原因。只要输血前预先测定血型,选择与病人相同血型的输血者,就可以保证输血的安全。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血型实际上存在A、B、O、AB四种。1930年,兰茨坦纳由于发现血型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这是医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为输血奠定了基础,它使亿万人通过输血获得了新生。
血液离开人体很快发生凝固,如何使血液不凝固,是输血工作广泛开展的又一难关。开始有人发现水蛙素能防止血液凝固,但对人体有很大的毒性。1915年,罗兹发现枸橼酸钠能和血液中钙离子结合而使血液不凝,而且对人无害。1916年学者们用枸橼酸钠和葡萄糖制成保存液,1918年应用于临床,开创了间接输血时代。
但输血真正广泛用于临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43年学者们用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制成“ACD保存液”,经过多年观察,这种保存液得到了肯定。从此,各国相继建立“血库”、“血站”、“输血中心”。所以说输血的广泛开展,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
血型抗原组合远远超过人类数
1939年,德国学者莱恩等人发现一种奇异现象。有一名产妇生了一个死婴儿,因分娩时大量出血,医生给她输了同型的她的丈夫的血(都是O型),但输血后她发生了严重的输血反应。对这种奇异现象,他们进行了研究。他们取这位产妇的血清与104名O型人的血液做凝集试验,发现了有83人凝集,21人不凝集。这说明这个产妇的血清里,存在着同ABO血型毫不相干的某些物质。
1940年,兰茨坦纳与威尔纳用恒河猴的红细胞免疫动物所得免疫血清,与纽约市白种人血液做凝集试验,发现85%的人凝集,15%的人不凝集,结果与那个产妇血清的凝集试验类似。经研究证明,产妇血清与免疫动物血清里含有相同的物质。于是,他们用猴子的前两个字母命名,凝集者称Rh阳性,不凝集者称Rh阴性。这样,又一种重要的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被发现了。需要说明的是,Rh阴性在中国人中只占约1%,相当稀少,故俗称“熊猫血”。
这样就发现了在输血实践中仅次于ABO血型系同样可引起严重溶血反应的Rh血型系统,该血型系统逐渐被后人发展、完善。Rh血型系统的发现与临床应用,使溶血性输血反应进一步减少,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明显下降,而且这种溶血病目前已有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事实上,在Rh血型系统发现之前,人们也发现了其他的血型系统。1927年,还是兰茨坦纳和他的助手们发现了MN血型,随后被补充总结为MNSs系血型。同年,仍然是兰茨坦纳又发现了P系血型。看来,在血型研究领域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兰茨坦纳实至名归。
血型是人体的一种遗传标记,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也是人类血液的特征之一。确切地说,血型是指红细胞上所含抗原的不同。自从上世纪50年代起,相继发现了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表面亦存在抗原的差异,在上世纪60年代又发现了红细胞酶型的差异。因此如今血型这一概念被扩展为各种血液成分的差异,亦即遗传多态性标记。人类血型抗原的组合数到底有多少,这是无法估计的。有文献报告,远远超过了地球上的人类数。所以,世界上除了双胞胎外要想找到两个血型完全相同的人,是根本不可能的。
事实上,人类的血型没有绝对相同的,所谓血型相同,不过是指某一血型抗原相同而已。ABO血型系统只是其中最基本并与临床应用关系最密切和最重要的血型罢了。
前沿探索
人造血不存在血型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器官移植术等大型手术的开展,血液需求量剧增,使本来就供不应求的矛盾更加突出,于是,科学家们试图以人造血取而代之。
1966年,美国辛辛那提科学家克拉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人造血,从而谱写了输血史上的新篇章。当时,在医药研究实验室里,一只实验用的田鼠逃窜时跌入一只装有氟碳化合物的容器中,几小时后才被发现,其呼吸道里的氟碳化合物经排出后,小鼠竟奇迹般地活下来了。这使克拉克首先发现,曾用于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氟碳化合物具有运载氧的能力。从此,世界各国生物学家和有机化学家们开始了以氟碳化合物为主的人造血液的研究。
1970年,日本医生内藤良一,用氟碳为狗更换了全身90%的血液,实验狗竟存活了几个月。1978年,他研究成功了人造血液——弗洛索尔达。
1979年4月,日本福岛医科大学的医务人员,给一名前列腺手术后大出血的患者,输注人造血1000毫升,疗效令人满意。1980年7月,在墨西哥城召开的第22届世界外科医科大学会议上,日本福岛的本多宪儿教授宣布:已给150名病危患者输注了人造血。
1980年,我国人造血液研制成功,这是工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第三军医大学通过五年的协作攻关结下的硕果,它标志着我国人造血液研究已进入世界先进行业。
人造血不会发生溶血反应,不会发生因输人血所带来的传染病,它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将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和科研。
现代的人造血,实质上是一种“人造红细胞”,有朝一日,科学家们能研究出代替人血全部功能的真正人造血,那将是输血时代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新知传递
血型可能会暂时性改变
于新发所著《血型的奥秘》一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1979年,阳春三月的一天,上海某医院为一个出生仅40余天的男婴做手术,术前患者血型为O型,曾两次输入O型血共400毫升。手术后,患婴并发肠道和肺部细菌感染,抵抗力极差,为了增强患儿的免疫力,增强体质,决定第三次输注O型血。半小时后,病婴突然嘴唇发青,面色萎黄,小便呈酱油色,医生们断定,这是输血后的溶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再次复查血型,结果为B型血,与术前O型血发生了矛盾。
难道血型会有改变吗?一般说来,血型是一种遗传性状,每个人的血型都是由遗传决定的,一生中固定不变。原来,婴儿肠道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如O88株,产生一种与B血型物质相类似的抗原-类B抗原,抗原入血,吸附在红细胞上,形成所谓类B血型。
原因找到后,经积极抢救,病儿转危为安,半月后肠道感染被控制,肺部炎症消退,类B抗原消失,患儿血型回复到O型。
这是暂时性血型抗原的变化。除了细菌污染可使O型变为B型,A型变为AB型外,还有些疾病对血型抗原也有影响。目前国内至少报道了8例急性白血病血型抗原发生改变,主要是在发病过程中或晚期发生。白血病病前为A型者,发病后可变为O型,AB型可转化为B型。其他一些恶性肿瘤如大肠癌亦可有血型改变。
上述癌症引起的血型改变、细菌感染导致血型改变以及曾报道过的尿毒症患者的血型改变等等,都是暂时性的。
更加难以想象的是,人类甚至能将自身的血型加以改变。1981年11月16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美国科学家已成功地将人类B型血液转变为O型血。纽约血液中心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杰克戈德汀教授的指导下,用咖啡豆提取一种特殊的红细胞上某一个糖分子,使这些红细胞与O型红细胞真伪难辨。临床应用结果证明,这种经转换了血型的血液,对输入者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这种加工过了的红细胞,在输血后一个月仍有50%存活。
误识纠正
O型血不是万能输血者
上世纪40年代,O型血对于非O型受血者的危险性还没有搞清楚,认为O型血除了输给O型受血者外,还可输给A型、B型或AB型患者,以至于目前仍有不少医务人员认为O型血是“万能血”而将O型血输给非O型血患者。
O型血的人是万能输血者吗?在ABO血型系统里,由于O型血可以输给其他任何一种血型的人,所以有“万能输血者”之说。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由于血源困难,加上人们对血型的片面认识,在医疗实践中,O型血的人确实作为“万能输血者”,经常输给其他血型的患者。
事实上,ABO血型系统,仅仅是几十个血型系统中的比较重要的一个系统,所谓同型输血,多指ABO血型系统同型,对于其他几十个血型系统中的血型型别是否相同,是一个极大的问号。前面我们也已经讲过,在世界上除双胞胎外,血型完全相同的人,几乎是找不到的,同型输血经常出现输血反应,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我们知道这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O型血的人不是万能输血者了。
再者,O型血的人尽管其血细胞表面不存在A或B抗原物质,但在其血浆中却存有能对抗A或B抗原的物质,如果输入其他血型患者体内,常常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输血反应。所以,目前临床对输血的要求是,第一须坚持同型输血,第二对有反复输血史、如新生儿溶血症病史或经产妇等情况时,则应采用更多的方法鉴定其他血型和做输血前的配血试验,以保证输血安全。
统计规律
血型分布与人种有关
早在1918年,就有人发现在不同的人种中,血型分布存在差异。血型家族中的元老ABO血型在各种族之间存在着量的差异,美洲的印地安人几乎都是O型,缺少A和B基因;欧洲白人O基因和A基因频率最高,而亚洲人中则以高频率的B基因为特征。ABO血型在一个民族中的基因频率的分布,在一个非常长的时间内,不论人群移居多远,或散居不同的地域,仍保持它固有的特征。
ABO血型在中国分布特点,从北向南B基因频率逐渐下降,而O基因频率升高,云贵川和长江中下游地区A基因频率升高。因此,中国人可被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群,前者以B基因频率高为特征,后者以O型频率高为特征。这可能是由于远古时代大陆上两大不同人群迁移和混杂的结果。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