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中,夏、冬两季是最为关键的调病养病季节。而“冬病夏治”则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其机制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夏治”指夏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辨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相接,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中医将外界致病因素概括为“六淫”。寒为“六淫”之一,若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下降,寒邪即易入侵而引发疾病,其发病时间以冬季为主或在冬季加重。在中医看来,这类好发于冬季的寒邪类疾病适合在夏季治疗。人体之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冬季阴气上升到达顶点,体内阳气往往不足,机体容易遭受寒邪侵犯,而一旦寒邪积久不散更伤阳气,就会导致内寒。同样,患者体质在这一时期也处于低潮,此时若接受治疗则身体处于“不佳时期”,见效缓慢。而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若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地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至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
从这一角度来讲,凡是阳气不足、虚寒性症候及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都适合冬病夏治。某些内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及耳鼻喉科、妇科、骨科、皮肤科疾病均可采用“冬病夏治”疗法。
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如中医所讲“头风头痛”(头痛经久难愈,每遇风寒即头痛发作)、阳气虚清阳不升所致“眩晕”、阳气虚气血凝滞所致的肢体麻木或疼痛、老寒腿、手脚冰冷及面瘫、中风恢复期患者,某些慢性疲劳综合症、睡眠障碍的亚健康患者,因其多由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贪凉等不同程度损伤人体阳气,都可以通过“春夏养阳”,夏季三伏贴,以达到赔补亏损之阳气,调整阴阳、而疾病渐愈的目的。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