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生病,脸上却疼痛不止——这两个部位乍一看没关系,实际上却“血肉相连”。
1个多月前,37岁的周女士右边脸颊突然 无缘无故地出现剧烈疼痛,发作时就像刀割针刺一样难以忍受。说话快了或者刷牙、吃饭时劲用大了,都可能像按了开关一样,把脸又惹得疼起来。周女士以为自己 是三叉神经痛,可吃了一段时间药仍不见好。疼痛门诊的医生发现,周女士从事媒体工作,大部分时间都要对着电脑或伏案工作。检查发现,她的颈部肌肉明显僵 硬,按压起来有痛感,脖子转动也会疼。进一步影像检查明确,她的面部疼痛是颈椎病引起的。
多数人没有意识到,颈椎就像一个保护套,包裹着从大脑发出的重要神经,一旦出毛病,就可能牵连神经引起疼痛。
颈椎病类型不同,疼痛感觉也各有不同,总体来说可分以下几种。
1.局部性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是睡姿不当或椎间关节变位,造成颈部肌肉平衡失调。神经末梢受刺激或颈椎骨质增生,也可能引起这种疼痛。
2.放射性疼痛。当脊神经根遭受刺激、压迫或牵拉时,颈椎病患者可感觉到疼痛沿上肢向手部放射。
3. 血管性疼痛。这是由椎动脉缺血所致,多为一侧性,常见于颞部,呈跳痛或灼痛性质,可伴有眩晕,发作时间一般较短。
4.扩散性疼痛。这种疼痛与放射性疼痛类似,但实质是由某一神经的分支受累,使分支神经及整个神经的分布区出现疼痛。
5.牵拉性疼痛。这是指颈髓受累,引起相应节段的内脏区出现疼痛。颈椎病变可伴有心绞痛或胃痛等症状。
因此,疼痛患者就诊时,如果发现颈部软组织紧张、僵硬、压痛和活动时疼痛,或活动时幅度变小或受限,影像学检查有关节炎症时,应高度怀疑颈源性疼痛。找到病 因后,可先针对颈部进行局部治疗,随着软组织炎症的减轻和消失,疼痛也会随之减轻和缓解。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神经毁损或手术治疗。生活中,也要注意 保护颈椎,坐一段时间最好起身走动,活动一下脖子;适当体育锻炼;做好颈部保暖等。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