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共同发展,一直被认为是解决“看病难”的一剂良药,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对公立医院这些庞然大物,社会办医往往毫无竞争优势。
昨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办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其中特别提到要控制公立医院规模,并且将社会办医纳入医保范围,这些举措也被业内视为是一剂强心针。
其实,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国家已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社会办医发展,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但与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还有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束缚亟需破除。
调查数据也表明,近年来我国民营医疗机构以17%的速度增长,截止2014年11月底,民营医院数量已达到12166家,占全国医院总数的47.7%,但整体规模仍然偏小,服务能力不强。从门诊和住院诊疗人次上看,民营医院仅占全国总诊疗人次的10%左右,收入占比仍不足7%。
具体来说,《措施》主要内容包括4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放宽准入。清理规范医疗机构审批事项,公开区域医疗资源规划,减少运营审批限制,控制公立医院规模。二是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财政资金扶持,丰富筹资渠道,优化融资政策。三是促进资源流动和共享。促进大型设备共建共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加强业务合作。四是优化发展环境。落实医疗机构税收政策,将社会办医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提升临床水平和学术地位,规范收费政策,完善监管机制,营造良好氛围。
“加快推进社会办医疗机构规模化发展,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也可以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是业内的共识,所以此次国务院出台新规非常及时,”一位民营医院负责人称,“不过,由于《措施》中也提出,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政策措施,所以民营医院还需要继续等待更详细的扶植政策。另一方面,以往对民营医院的‘松绑’政策,往往都是明松暗紧,行业内还设置了隐形门槛,希望此次新政能够在执行中不打折扣。”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