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挑战歪曲感知,改变焦虑的坏习惯
在微博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焦虑是“应战或逃避”的反应所留下的痕迹。专家指出,长期生活在担心或恐惧之中,会导致人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从而产生焦虑。所以,应该帮助自己挑战那些歪曲的感知,改变总是持怀疑的态度的现状。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专家讲到:在做心理咨询中,偶尔会碰到这样的病人,即便他们没有遇到过什么危险,他们依然会体验到高度的焦虑或者恐惧,甚至患上恐惧症。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专家指出,那是因为焦虑本身是无法区分该危险究竟是不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只是假象而已。例如,之前就有传闻,称玛雅人曾经预言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对于这一天的到来,有些人不清楚此事,有些人也只是玩笑似的观望,还有少部分人在认真的准备储存粮食,这件传闻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恐慌,那样紧张的气氛使得人们变得异常的焦虑。甚至,网友还写出了末日欲望单,上面记录了大家平凡生活中最本质单纯的诉求。这个例子,就说明当人们遇到危险,身体就会做出唯一的反应——应战或者逃避。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专家指出,在歪曲的、缺乏安全感的思维模式的驱使下,身体会通过行动使得肾上腺素在血流中注入压力的荷尔蒙,一旦出现焦虑,人就会很容易做出过激的反应。
专家介绍,通常,焦虑分为两大类:自然的焦虑和破坏性的焦虑。正常的焦虑与破坏性焦虑不同,它是对周围环境恰当的反应,没有夸大事实,持续时间也比较短。就像抑郁一样,在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而破坏性焦虑则是由与环境不相符合的不安全感所引起的,通常患破坏性焦虑的人会夸大事实,而且这样的症状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其目的是通过情绪上的波动和极度的恐慌来达到对生活的掌控。因此,心理专家建议,我们应该用积极的心态,选择释放自己的焦虑,并与之作斗争。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专家温馨提醒:在我们工作或者学习中,经常会因为工作量大、学习压力大而导致精神紧张,从而产生焦虑。但是,焦虑不管是轻度的,还是严重的恐慌,对人的身体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专家指出,焦虑对导致失眠、头痛、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会出现担心或恐惧的感觉,严重影响到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所以,当压力大时,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自我放松,有意识地在行为上表现得快活、轻松和自信;进行自我疏导,要树立起消除焦虑心理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