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式好军医”张笋病逝
6月4日15时45分,经严格评估,专家组确认“白求恩式的好军医”张笋进入脑死亡状态。得知这一消息,在ICU病房外等待的同事、亲属和张笋治疗过的患者等都流下了眼泪。按照生前遗愿,张笋身后捐献了肝脏和双肾。
42岁的张笋,原是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先后参加过赴利比里亚维和行动、“和平天使—2009”中加人道主义医疗救援联合行动等重大卫勤保障任务,荣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荣立三等功2次(本报曾多次报道她的事迹)。2012年,张笋被诊断患上脑部胶质瘤,但她藏起诊断书,边工作边吃药观察,出诊、查房从没落下。2013年2月,经检查,张笋脑中的病灶直径已从1厘米长到4厘米,如不手术,随时有生命危险。就在开颅手术前一天,她仍坚持到科室参加早交班。化疗还未结束,张笋就回到临床一线。去年6月17日,张笋给党支部和科主任写了一封信,提出捐1.1万元作为特殊党费,帮助贫困患者及家境贫寒的学生。
5月28日,张笋再度生命危急。“可能感觉自己快要不行了,她坚持提前在器官志愿捐献登记表上签字。那时她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握笔的手颤抖着,用了很长时间才签上自己的名字。”该院宣传科科长陈江文说,在生命将要走到尽头的那一刻,张笋用尽所有的力气,给急需脏器移植的患者留下了一份“生命的礼物”。
6月5日,张笋的战友们在医院精心布置了灵堂,社会各界人士共3000余人怀着沉重的心情吊唁、缅怀张笋。
无极患者家属王茂林,是张笋的铁杆粉丝。2010年,王茂林的母亲和父亲先后因脑血栓、心脏病转院至白求恩和平医院。经张笋诊治后康复出院。“俺家七八个人都在张主任这儿看过病。每次给张主任打电话,不管什么时间,不管在哪儿,不管在干什么,从来没听出她有任何不耐烦。”在王茂林及家人眼中,张笋就像亲人一样。
6月6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召开张笋追悼会,并举行遗体告别、骨灰安葬仪式。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