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转载本站内容,请阅读版权声明,并注明文章出处: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官网。作者请署名: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宣传信息处。
胡钊逸发现逾百种新病毒细菌
文章来源: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日期:2015-04-17
作者: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宣传中心

  微生物学对医学贡献良多,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系主任及临床教授胡钊逸及其团队在过去15年间发现超过100种新病毒、细菌及真菌,大部分以香港或香港大学命名,最为人熟悉的包括香港海鸥形菌、人类冠状病毒HKU1、单峰骆驼病毒UAE-HKU23。他获颁“裘槎前瞻科研大奖2015”,期望将来可到不同国家採集动物标本,帮助研究。

  胡钊逸于1995年加入玛丽医院微生物部,跟随当时正在撰写医学博士论文的袁国勇(现任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做骨髓移植病人感染的研究,为时数年。有一日,他在病人的标本内找到一种菌,遂运用新技术分析,虽然最终只是大肠桿菌,但他自此对研究细菌产生兴趣,开始其十多年研究微生物的生涯。

  解开“沙士”源头之谜

  自言常常被骂的胡钊逸忆述,2001年发现鲩鱼、大头鱼等不少淡水鱼都含有香港海鸥形菌,当时报道一出,立即被鱼贩责骂影响生意,“报纸一说鲩鱼有(海鸥形菌),叫人要煮熟,第二日一出,鱼贩生意就大跌。”其后,由冠病毒引起的“沙士”爆发,引起他对冠病毒的兴趣,“当时全世界已知的冠病毒不多,所以我们有兴趣研究有没有一些并未发现的人类及动物冠病毒。2004年,有一个肺炎病人验来验去也不知有什么事,我们拿了他的鼻咽标本,很好运地发现了人类冠状病毒HKU1。”

  “沙士”疫情导致香港299人死亡,当时其源头是一个谜。由于果子狸会感染“沙士”,胡钊逸与其团队估计“沙士”的源头是哺乳类动物,于是于2004年在香港找了蝙蝠等数种动物做测试,幸运地找到蝙蝠就是“沙士”源头,并发现南中国的蝙蝠起码有十种不同的冠病毒。其后,团队再发现鸟类、猪等动物都有不同的冠病毒。前年及去年,胡钊逸到中东研究,结果在单峰骆驼的粪便样本中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UAE-HKU23。

  胡钊逸坦言,做微生物研究很讲求运气,“比成功多100倍的是失败例子,大部分标本都找不到东西,成功背后是有无数次找不到。”他说,微生物学对人医及兽医都十分重要,医生在前线看病,临床生物实验室则在后方帮助断症、追踪病毒的爆发源头等。获颁“裘槎前瞻科研大奖2015”后,他希望可用奖金聘请更多人手减轻其教学及行政工作,并多与不同国家的科研者合作,到不同环境採集动物标本。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