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妮32岁了,家境富裕,高学历,高智商,高收入,长得也十分漂亮。从大学时代起,她的身边追求者就络绎不绝,从来没有中断过。采妮认为自己对人生另一半的要求并不太高,不过是学历相当,幽默风趣,温柔大度……大学期间,她也谈过几次恋爱,但每次恋爱都只是加深了她对完美伴侣的深刻认知和对当前男友不符合要求标准的失望。所以至今采妮仍然单身,常常失望地感叹人生:“好男人都到哪里去了?”
采妮的父母为她的情况十分着急,听说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有一个心理科,心理科的心理专家可以帮助来访者剖析解答无论婚姻、生活还是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问,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并解决问题,于是他们带着对女儿婚恋问题的疑问来到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科寻找心理专家求助。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婚恋心理专家听了采妮父母的讲述,对采妮的心理有了大致的了解,于是给采妮的父母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当年,哲学家柏拉图问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让他去麦田里摘一个颗粒最饱满、色泽最诱人的麦穗回来,只能摘一个,而且只能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听罢就去照做了,可最后他却两手空空地走出了麦地。苏格拉底问他为什么没有摘,他回答道:“我看过了很多麦穗,其间也有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但我不确定前面是否有比这更好的,而且又只能摘一个,所以我没有摘。然而我再往前走,却发觉后面的麦穗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好的麦穗已经被我错过了,所以我什么也没有摘回来。”苏格拉底听完对他说:“这就是爱情。”
讲完故事,心理专家为采妮的父母解释道,这个故事阐述的是心理学中的“麦穗效应”,在人们的婚恋心理中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人们都渴望遇到完美的爱情,寻找爱情的过程就像在有无数麦穗的麦地中寻找那个色泽最好颗粒最饱满的麦穗一样,每个人都想挑出一个最好的,但最后总会因为挑不出最好的而两手空空。采妮的父母听完故事,似乎对女儿的婚恋问题症结出在哪有了答案,准备下次劝女儿一起来找这位心理专家来做心理疏导,共同解决女儿的婚恋难题。
社会上像采妮这种情况的“剩男”、“剩女”其实不占少数,有一项对1000名“剩男”、“剩女”的社会调查发现:在全部调查对象中,被别人看上而自己看不上对方的人,占总人数的76%;而看上别人并主动表示好感的人,仅仅占总人数的14%。
还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纸牌实验,在人的面前放上几张纸牌,让人从中任选一张,选出的牌将代表这个人的好运,而且,这个人只有一次选择机会。通过实验,心理学家发现: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中间那张,而第一张牌和最后一张牌从来没有人选择。并且随着牌数的增多,选择机会越多,被实验者就会越迷茫,最后出现“看花眼”的现象。
拒绝了起初的爱情,期待能够遇到更好的,却发现以后遇到的还不如起初那一个,结果,只能一个人孤单地在爱情门外徘徊。鉴于采妮的婚恋困境,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专家提醒大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渴望完美的爱情没有错,但也不要忽视了身边人,珍惜月老无数次递来的红线,你会发现,身边人里总有一个是你要寻找的那个最好的“麦穗”。
- 对症检查,查必要项目,提供规范检查结果,拒绝虚假结果
- 对症施术,做必要治疗,采用规范治疗手段,拒绝过度治疗
- 对症开方,用必要药品,实施规范用药标准,拒绝盲目用药
- 明确定价,做惠民医疗,推行国家规范价格,拒绝高价医疗
- 崇尚医德,以卓越服务,执行规范服务流程,拒绝天理漠视